头市草原牧歌餐饮连锁股份有限公司成2003年7月,是一家专业从事蒙式火锅开发、餐饮连锁经营、肉制品销售、调味品生产、销售和物流配送的现代化股份制企业。
内蒙古草原牧歌餐饮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3年8月,是一家专业从事蒙式火锅开发、餐饮连锁经营、肉羊养殖及肉制品生产销售、调味品生产销售和餐饮物流配送于一体化的股份制企业。2009年位列中国餐饮百强第十三名,是自治区级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公司总部位于内蒙古包头国家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草原牧歌[企业]
草原牧歌[企业]
截止2010年12月底,公司在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的134个城市拥有直营和特许加盟连锁酒店220家。公司下设安徽管理分公司、呼和浩特管理分公司、食品分公司和包头福迪汽车贸易有限公司等7家分(子)公司以及13家直营酒店。
牧歌是蒙式火锅的缔造者,是蒙式火锅“鲜”、“香”、“补”行业标准的制定者。草原牧歌已打造出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的三大火锅连锁品牌,进一步细分了火锅种类,即:面向大众群体的“草原牧歌·肥羊火锅”;面向商务人士的“金澳尚品·海鲜肥牛”;面向追求时尚人群的“索爱ing…自助美食汇”。
从2004年起,公司就在内蒙古锡林浩特建立了肉品加工基地,开发了近30种优质羊肉产品。与河北、山东等国家级肉羊养殖公司及生产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保证肉品输出。2006年,公司投资兴建了食品分公司火锅调味品生产车间。并新增现代化火锅底料全自动生产线,该生产线主要从事小包装汤料、火锅底料、火锅蘸料等四大类近35种调味品的生产。小包装自动生产线实现了年产小包装汤料40 万件,全面保障草原牧歌火锅底料的标准化口味。
企业生产
现已发展成为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2009年公司利用“公司+政府+基地+农
户”利益联结模式直接服务于农户,大力发展优质肉羊养殖基地建设,增加公司肉源供应。同年一座占地面积为42000平方米现代化大型全国餐饮物流配送中心及中央厨房、调味品生产、肉制品加工的产业化基地在包头滨河新区生产运营。牧歌已实现科技现代化管理,从牛、羊的选种选育、饲养、育肥、屠宰、加工排酸到物流配送、酒店经营、加盟连锁形成了一条衔接紧密、管理严格的企业经营链条,保证了产品从生产到餐桌的每一个环节都在公司的严密管控下进行,确保了产品的卫生安全。
草原牧歌[企业]
草原牧歌[企业]
企业荣誉
牧歌多年的快速成长及发展,先后获得了五十项荣誉。其中有中商联、中烹联和中华全国信息中心共同授予的“中国餐饮百强企业”称号和“全国绿色餐饮企业”称号,内蒙古自治区授予的“内蒙古特色品牌企业”称号等殊荣,同时也是中国驰名品牌。2007年“草原牧歌”被自治区工商行政管理局认定为“内蒙古著名商标”。
内蒙古草原牧歌餐饮连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7月,是一家专业从事蒙式火锅开发、餐饮连锁经营、肉制品销售、调味品生产、销售和物流配送的现代化股份制企业。
草原牧歌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追求“做中国火锅餐饮领军企业”的美好愿景,秉承“顾客满意、员工成长、基业长青、回报社会”的企业宗旨,依托内蒙古深厚博大的饮食文化和得天独厚的绿色肉产品资源优势,一路高歌猛进,现已发展成为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现代餐饮发展模式的全国性餐饮连锁企业。草原牧歌公司坚持“持续标准化”作为企业的灵魂,从牛、羊育肥、肉品加工,到物流配送、酒店运营、加盟连锁,形成了一整套衔接紧密、管理严格的企业经营链条,保证产品从生产到餐桌的每一个环节都在严密流程中运行,公司的牛、羊肉全部来源于驰名世界辽阔美丽的科尔沁大草原和肉羊出产核心区—锡林郭勒大草原。
草原牧歌公司是蒙式火锅的缔造者;是蒙式火锅“鲜”、“香”、“补”标准的制定者。草原牧歌公司已成功研制、开发出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的三大火锅连锁品牌,即草原牧歌?肥羊火锅、索爱ing...?时尚火锅、金澳尚品?海鲜肥牛火锅,进一步细分了火锅品类,提升了蒙式火锅品位,更好的满足了不同消费者对蒙式火锅的喜爱。
草原牧歌公司已在内蒙古包头市国家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建成一座年产500吨火锅底料的调味品食品工厂。另一座占地63亩的现代化大型全国餐饮物流配送中心及产业化生产基地即将在包头滨河新区开发区落成。
目前草原牧歌公司已在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的125个城市拥有12家直营连锁店、200家加盟连锁店。在马德里协定国和议定国进行了114个商标注册,已设立了草原牧歌(美国)分公司。目前,草原牧歌公司已被包头市政府列为拟上市重点扶持单位,草原牧歌公司定将实现美味唱响全世界的战略目标。
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消费侦探,作者 |杨兆娴,编辑 | 林三
麻酱起底,加一小块红方腐乳,沥半勺蚝油,撒一撮芝麻,桌子中间的铜锅咕嘟着泡,雪花羊肉上下翻滚,冻豆腐吸满了汁水,嘬一口老白干,窗外漫天大雪,完美。
这是微博话题#吃火锅时如何调一碗最好吃的蘸酱#下,一位火锅忠粉对冬日里吃火锅深深的执念。
一种菜系想要成功出圈,就得自带“入乡随俗”的能力。由于火锅现吃现烫、方便美味,加上辣锅、清汤锅、鸳鸯锅、九宫格等口味多样,辣咸鲜甜、老少皆宜,所以对于现在的火锅来说,众口难调的标签从来贴不到它身上。
“有什么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顿。”中国人对火锅的热爱早已刻进了DNA里。
资本看到了这一赛道。近期,重庆火锅品牌周师兄宣布完成了超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由黑蚁资本独家投资。周师兄不是独例,这一波网红火锅因门店扩张快、创新特色菜等优势,使火锅赛道成为继面食、咖啡之后的逐渐向万亿级餐饮行业风口靠拢的又一细分赛道。
无论是当初风光无限的小肥羊,还是如今崛起的网红火锅,在历史的浪潮里,火锅从未停下进化的脚步。
今天,消费侦探就来掰扯掰扯火锅这位“大众情人”的现代进化简史。
小肥羊之死
上世纪末,按地域与口味,火锅可分为两大类:以“麻、辣、烫”著称,可细分为四川火锅、重庆火锅、串串香火锅等的南派火锅,和以老北京铜锅涮肉为主要代表,可细分为老北京火锅、内蒙肥羊火锅、东北白肉火锅、山东肥牛火锅等的北派火锅。
如今的火锅行业里,重庆火锅占据了绝大部分江山,但在上世纪末,北派火锅里曾经出现过一个最早的火锅界“网红”。
北派火锅,讲究以铜锅炭火、纯汤锅底配各式肉类烹煮。其中,以老北京铜锅涮肉为代表,锅必须是铜锅,肉也得是羊肉,再配上一碟麻酱,这在老北京儿心里才叫一地道。“自火锅以至葱花没有一件东西不是带着喜气的”,老舍描述道。
1999年8月8日,张钢带着小肥羊涮肉火锅横空出世,受追捧的程度堪比如今的海底捞。
因在传统涮羊肉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革新,开创了“不蘸小料涮羊肉”食法,小肥羊一经推出,就颇受市场欢迎。第二年,小肥羊开始走出包头市。2002年11月,小肥羊高新店落户成都、挑战四川火锅,并取得了日收入最高17万元的惊人记录。
2004年,小肥羊连锁店达到700余家,数量超过了麦当劳。彼时,已经开了10年的海底捞还藉藉无名,夸张点说,连山寨版小肥羊的数量也比海底捞门店多,当时的海底捞仅在简阳、西安、郑州共布局了6家店,张勇进军北京的想法也才刚刚萌生。
小肥羊6岁时,营业规模达到50亿元人民币。张钢继续加快开店速度,先后在香港、澳门、台湾开店,甚至还漂洋过海到了多伦多,可以说是最早的出海火锅。2008年6月12日,小肥羊在香港上市,被誉为中华火锅第一股。
但后期“以加盟为主,重点直营”的经营政策却拖累了小肥羊的进一步发展。
上市后,张钢将权力放给了首席运营官杨耀强,但后者激进地提出了加大加盟成本策略与越发强硬的管理方式,一切都在使小肥羊与加盟者的关系越发僵化。慢慢的,菜品品质降低、财务层面失控,加之消费者体验变差,令小肥羊的生意严重下滑。
2011年11月8日,百胜餐饮集团宣布私有化小肥羊,渐渐地,“火锅第一股”黯然落幕,国内火锅行业的1.0版本也正式宣告终结。
服务出圈代表:海底捞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海底捞成了一个形容词。在小红书上,经常搜到“比海底捞还好吃的自制XX汤底火锅”,在评判一家企业服务时,也会自动与“海底捞式服务”做对比。
服务,也是海底捞冲出川渝火锅界的利器。
在排队等待时,工作人员会提供免费的酸梅汤、零食等;周一至周五免费美甲,周六周天按摩手部;就餐时,服务员提供皮筋、手机袋、围裙等;一个人吃海底捞时,有超大玩偶陪伴。在海底捞过生日,从来只有心脏强大的人才能“驾驭”——一群工作人员突然推着生日蛋糕围着你并化身唱歌机器,口中吟唱着“和所有的烦恼说拜拜”,一不留神就会在社交平台刷到自己的视频。
凭借着无微不至的服务,张勇带着海底捞走出四川,冲向全国与海外。数据显示,海底捞在二、三线城市新开门店,从2016年的23家到2018年的110家。2019年,进一步下沉,二线城市门店数量同比增加60%,三线及以下城市同比增长65%。
小肥羊死去之后,新的火锅“一哥”终于打着“服务”的旗号诞生,甚至出现了其他不少“效仿”的企业。
不过,疫情的出现对餐饮行业造成巨大冲击,食材成本上涨,海底捞的菜品也随之涨价,被不少食客奉为心头爱的小酥肉,就在4月被发现由28元涨至44元。
另一方面,海底捞还在疯狂扩张。
财报显示,2019年海底捞的门店数量是768家,2020年激增至1298家。盲目扩张的后果也很明显,今年3月,海底捞披露了2020年的业绩,2020年全年实现净利润3.09亿元,相比2019年同期下降86.8%。
在今年的股东周年大会上,张勇承认错误,“我对趋势的判断错了,去年6月我进一步作出扩店的计划,现在看确实是盲目自信。”
年初,海底捞股价在年初曾达到了85.78港元的历史高点,截至今日收盘股价为31.8港元,市值为1736亿,较之年初历史高点市值蒸发超过3000亿港元。
海底捞阻止不了年轻人投入其他层出不穷的网红火锅们的怀抱。在资本的支持下,火锅行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跃。
网红火锅站到聚光灯下
资本看重火锅并不是没有道理。
以最近获得融资的周师兄为例,周师兄已成为重庆规模最大的直营火锅品牌,也陆续在上海、深圳站稳了脚跟。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7月,周师兄已在重庆、上海、深圳三地设立了21家直营门店,门店月排队人数超10万,日最高等位时间长达16小时,被消费者评价为“重庆火锅人气王”。
除了周师兄,今年6月巴奴火锅也曾被曝即将完成新一轮大约5亿元融资。
海底捞失速后,中国人的胃让火锅赛道再次站到镁光灯下。到了3.0时代,火锅已经进化出了多样化形态,周师兄、巴奴火锅只是其中之一。以陈赫为代表的明星火锅、抢了方便面生意的自嗨锅,都已经站在了风口下。
连到家场景,都挤满了创业者和VC。今年2月,懒熊火锅宣布A轮融资,投资方为字节跳动、星陀资本和虢盛资本,其在去年迅速完成了四轮亿元融资,老股东字节也持续3轮跟投。今年3月,锅圈食汇也完成3亿美元D轮融资。
VC偏爱火锅,从人气上讲,火锅向来是好友聚餐,欢迎新同事的不二之选,聊聊生活和事业,在火锅翻腾的热气中拉近彼此距离;从味道上来说,重庆火锅的麻辣味又让人十分“上头”,直呼过瘾。
餐桌上,火锅是最不会让人觉得束缚的食物,无论什么问题都能在鲜嫩可口的羊肉和冰可乐里化解。
一份火锅,让中国人的胃拜倒在其美味之下,同时其也成为了资本竞相追逐的对象。3.0版本的火锅赛道已经塞满了各种类型的创业玩家,当火锅进化到4.0形态时,或许那才是真正的“全民火锅梦”。
左传——庄公十一年》中有一句话说:“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译为:兴盛很迅速,势不可挡;灭亡也很迅速,突如其来。
王朝兴替,其亡也由帝王。任何一个王朝衰败和灭亡的轨迹都有着惊人的相似。
同样,商业也是如此。
上文说到,小肥羊,火锅界曾经响当当的金字招牌。宫廷秘方+锡盟羔羊+不蘸小料的独特吃法,让它红极一时。仿照麦当劳、肯德基的连锁加盟制度,让它以三天一新店的速度,开遍了全国各地。
可在上市以后,创始人团队却急流勇退,把股权一步步出让给拥有肯德基、必胜客等品牌的国际连锁快餐巨头百胜集团。
外国管理层的水土不服也好,竞争策略的失误也罢,如今的小肥羊早已是风光不再。
< class="pgc-img">>连锁加盟,野蛮扩张;着手改革,全国第二;
2000年,也就是成立的第二年,小肥羊开始在上海、北京、深圳试水直营和连锁加盟店体系。最高峰的时候,3天就能开一家新店。才刚刚到2001年年底,小肥羊就已经遍地开花,拥有了445家加盟店,集团销售额达到15亿元。
小肥羊虽然开店的速度跟闪电似的,可在管理制度上却远远不达标。张钢也从快速扩张的狂喜中冷静了下来,开始琢磨着要收一收,不能让盲目扩张毁了小肥羊。
2004年,张钢拿出5%的股权,把蒙牛负责投资上市的副总裁卢文兵给挖了过来。
卢文兵,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人,是蒙牛香港上市的策划者、推动者,2002年成为蒙牛主管投融资和上市的副总裁。2004年,卢文兵调任小肥羊任常务副总裁,2007年4月,卢文兵正式担任内蒙古小肥羊餐饮连锁公司总裁。
卢文兵来了后,经过一番仔细考察,提出了六个“化”的发展方向。哪六个“化”呢?服务标准化、连锁规范化、产品精细化、沟通信息化、战略国际化、管理系统化。
一个卢文兵,给小肥羊带来了质的改变。2004年,小肥羊以43.3亿元的营业额,名列全国餐饮企业百强榜的第二名。同一年,公司入围“中国五百强企业”,成了当年唯一一家上榜的纯餐饮企业。
< class="pgc-img">>规模跃进,必然失控;资本入局,两派分化;
问题累积,最终集中爆发,致使加盟店在品牌、菜品、品质、财务等众多层面失控,消费者终端体验变差。
为向更高层次发展,2006年7月,小肥羊引入3i和PraxCapital两家私募基金2500万美元的注资,为餐饮业吸引国际资本开了先河,上市成为小肥羊当时新的战略目标。
2008年6月,卢文兵成功带领小肥羊登陆香港主板,成为首个在境外上市的品牌餐饮企业,被业界誉为“中国火锅第一股”。
当年3i在完成对小肥羊的投资以后,项目负责人王岱宗,肯德基香港公司的总裁杨耀强,还有汉堡王的前副总占据了小肥羊的3个董事会席位。一年后,王岱宗和杨耀强正式接任小肥羊的CFO和COO,也就是首席财务官和首席运营官。
就这样,小肥羊内部出现了两支管理力量。一支是以卢文兵为首的内蒙籍旧高管,一支则是以王岱宗、杨耀强为代表的国际化新高管。
两派高管水火不容。一边想引入国际化的管理经验,一边说国外经验在中国水土不服。这边骂整天建这个系统那个系统,浪费资金、开店不力,那边骂鼠目寸光、没有远见,只关注短期利益。双方越闹越凶,怨气连天,逼得人在海外的张钢不得不二选一。
张钢选择了兄弟。2009年,杨耀强出走。2010年,王岱宗离职。
与此同时,小肥羊在大陆的增长也陷入了停滞,国际化经营遭受巨大挫折。
< class="pgc-img">>中国百胜梦,小肥羊入资本狼口。
张钢心里一直有个中国百胜梦,希望借助资本的力量把小肥羊打造成像肯德基,必胜客那样火遍全球的标准化餐饮品牌,于是还找到了肯德基和必胜客的母公司百盛集团,希望百盛能帮助小肥羊做大做强。
2009年6月,受金融危机的影响,3i把名下持有的小肥羊股权卖给了百胜餐饮集团,自己套现退出。打那以后,百胜成为小肥羊的主要股东,持股比例大约14%。
张刚本以为百盛入驻小肥羊后能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没想到百盛进来后却毫无作为,原来不熟悉中国火锅业务的百盛,只想着控股小肥羊完成百胜布局中国餐饮的另一块拼图。
随后百盛不断增持小肥羊股份,并在2011年5月3日斥资近46亿港元直接收购小肥羊。
此时,小肥羊竟然完全进入了美国百胜的狼口,小肥羊开始完全参照肯德基、必胜客的标准化快餐流程,最终导致中西融合失败,昔日中华火锅第一股逐步淡出消费者的视野。
小肥羊还会卷土重来么?请听下回分解。
(假舟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