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提起重庆,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火锅。重庆火锅起源很早,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重庆火锅一直保留传承者精神,甚至在近几年声名鹊起,成为全国各地食客心中属于重庆的一点“朱砂痣”。
< class="pgc-img">>要说起重庆火锅的风潮,差不多可以从2013年开始算起。重庆火锅的几个起源较早的老品牌,提供正确的示范效应,初步稳固了重庆火锅的根基;其次,重庆火锅其实做法技术含量不高,很容易被完整复制,因此很多其他行业的人进入餐饮,会选择这样简单又热门,投资不高收益见效快的项目。
同时,重庆火锅本身就有很好的群众基础,虽然一顿火锅并没有一顿炒菜来的便宜,但是本身标价不高的涮料小碟能给人创造一种实惠不贵的心理诱导。加上火锅能提供热闹的聚会氛围,适合多人聚餐,慢慢的火锅就火了起来。
< class="pgc-img">>当然,重庆火锅的本质精髓也需要跟随时代不断的的进步发展。于是出现了现在热度隐约高过重庆火锅的--串串香。更是吸引了不少娱乐圈的明星开始餐饮副业。串串香和火锅比起来,又有什么优势呢?
串串香位于麻辣烫和火锅之间的价格地带,又占据了一定的优势。如果说火锅适合多人就餐,麻辣烫可以一个人享用,串串香就是解救两三个人的最好方式。同时,串串香的菜品模式也深受年轻人的喜爱,种类多任由选择,而且价格不算贵。所以,串串香的崛起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加盟势头,现在甚至听说过没有门店的情况下也能放出上百家连锁的情况。
< class="pgc-img">>串串香的锅底和精髓其实和火锅是如出一辙的。所以同样的,创业做串串香生意其实并不需要什么复杂的技术,甚至很多将火锅和串串香同时经营。甚至,串串香的前期投资更是比火锅还要少的。串串香更加灵活,可以做三五桌小店面经营,不需要过多的服务人员,在食材的把控上更加容易。
餐饮行业始终离不开的就是味道。想要做串串香,只要掌握一手好的底料技术,不仅能够创业做串串香,更是能衍生到火锅项目的。串串香的灵活和年轻态是火锅又一进步发展的阶段。
< class="pgc-img">>点击下方“了解更多”,获取更多加盟信息。
<>成都
没有什么事情是一顿串串、火锅不能解决的
一顿实在不行就两顿!
这句经典名言
想必成都的吃货们再熟悉不过了!
但最近,在成都吃个串串:
好不容易排到
却因人没到齐,不能进去吃!
这样的事情你是否遭遇过?
近日,成都网友小云在朋友聚餐排队等位时就遇上了这样一件奇葩事;排位订了6人位,可是因为到场只有5人,店家却表示不能进门。
网友投诉:
排队就餐 人到齐才能入场
3月22日,小云和几个朋友约好下班后去吃串串,地点就选在了总府路的钢管厂五区小郡肝串串香。因为就在附近上班,下班后小云急匆匆的来到串串店排队等位,拿到了“大桌 C2号”。
“这家店经常有很多人排队,所以我想早点来先排着号,等到其他几个朋友到了就可以马上开吃。”小云告诉记者,“我排号的时候是定的5个人,后来又加了一人,一共6人。但是当我们有5个人已经到了的时候,却被该店的工作人员告知,‘人没到齐不能入场’。”
小云提供给记者的排队小票上也明确写着:
拿b号的需到齐4位以上入场,
c号需到齐6位以上入场,
d号需到齐8位以上入场。
但小云觉得这不合理,
“这根本就是霸王条款!”
现场探访:
有空桌也不能坐 人齐才行
3月26日,记者来到位于华兴正街54号的钢管厂五区小郡肝串串香。此时已经是下午六点多,正值下班高峰,店铺的门口已经摆放好了等位的板凳,但还没有人来排队。而店内,已经有顾客在用餐。
随后,记者以顾客的身份向商家询问,“6个人用餐,现在是否有位置?”却被商家告知,现在有一张空桌,但因为人没有到齐不能进店。
门口负责排号的工作人员递给记者一张等位小票,说,“先排起,催一下,人来齐了给我说。”
小票上显示,前面还有一桌在等待。
而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他们人也没有到齐。”
“大桌很紧张,不能占位子。”
“至少要到4个人才能进去,
反正谁先到齐了谁先进去,
等一下后面如果要是别人来了七八位就要先进去,
但如果你们人到齐了就可以优先进。”
完整视频
▼
店家回应:
提高桌台的利用率 缩短排队时间
串串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定?日前,记者见到了该店的胥姓负责人。
“这个店是加盟店,去年9月开的。”对于“人不到齐不能进店的情况”,胥经理表示,这是为了提高桌台的利用率和客人的就座率,同时缩短客人排队的时间。
“从餐饮的业态来看,我们这边排队的时间比较集中,有些桌子特别是中桌和大桌比较少。比如说有的客人只来了两位,他们占着桌子不点菜或者朋友没到齐,而其他客人已经到齐了就只能在外面等着。这样就翻不出来台,外面的客人也等得很着急。”
当记者问及,这样的要求是否合理?胥经理直言,“这个规定并不是只有我们一家,旁边有些火锅店也是这样。”
业内说法:
规避“占桌不消费” 并非普遍现象
记者走访发现,类似钢管厂五区小郡肝串串香这样的做法并非个例。而通过网上搜索发现,来自深圳、杭州等地的网友也吐槽“有过这样的经历,人没到齐不能进店”。不过,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样的情况并非普遍现象。
“这样情况还是较少的,仅出现在一些排队人多,很火的餐馆。”成都餐饮业界人士杨航认为,对于“人不到齐不能入场”的要求,这其实也是商家的一个无奈选择。杨航告诉记者,“因为有些很火的餐馆会出现客人‘占位’、‘占桌不消费’的的现象,甚至等位的客人之间会因此发生争执。面对这样的情况,最重要的是商家和顾客之间要提前做好沟通,要尽到告知义务。”
同时,也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商家这样的要求是为了谋求营业时间内客流量和收益的最大化,“有时候会出现客人等人不点菜或者三四个人占一个大桌的情况,压缩了餐厅的翻台率和客流量。”
律师观点限制消费者权利 商家做法不合理
“无论是从行业的消费习惯还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来说,商家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英济律师事务所律师陈逢逢告诉封面新闻记者,“即使6个人只来了1个,消费者也可以进店。而商家提出‘人不到齐不能进店’的要求属于自行约定的不公平的交易,限制了消费者的消费权利。”
同时,四川旭兴律师事务所律师罗平也认为,“商家的这种要求明显是不合理的,消费者可以投诉。”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六条,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恪守社会公德,诚信经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得设定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条件,不得强制交易。
“对商家做出不合理、不公平的规定,在正常消费活动上单方面增加附加条件,影响消费者正常消费活动的,可以拨打12315消协电话投诉或直接到当地工商部门投诉。”罗平表示。
对此,网友也是在炸开了锅~
?
一波网友纷纷表示理解:
前面的人占着桌位等人一直不吃~
浪费时间、资源
也有网友表示:
出门吃个饭还要考虑你的就坐率!!!
说着说着,有的网友带偏了节奏
最后,还有网友机智支招!
封面新闻
编辑:xx
>语
他学的是数控技术,却跑去做西餐,18岁做到副总厨。
他做私房菜馆,做到菜馆老板要送股、送车。
他做串串,做到6年连续登上大众必吃榜,并培养出无数学员。
他链接川渝两地火锅人,打造出一个又一个现象级的火锅品牌。
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冒椒火辣、后火锅创始人牟建的故事。
第 1494 期
文 | 张冬
吃串串之前
先来点西餐和中餐吧
多年以后,看着餐厅前大排长队的痴男怨女们,牟建准会想起18岁那年,参加校招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当时,学了几年数控技术的牟建即将毕业,那天,听说有很多企业要到学校招聘,牟建觉得机会来了,打扮干净、收拾爽利后,准备去应聘。
牟建走到半路,却被老师拦住,老师拽着他,问了一句触及灵魂的问题:
“你做啥子?”
牟建有些不解,但仍实话实说,表达了自己要为社会尽一份力的夙愿;老师听后,当场拒绝,并表示,只有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才有资格去面试,咱们班只有3个名额,很可惜,你不在其列。
牟建悻悻坐回,忍一时越想越气,退一步越想越亏,瞅个空儿,偷偷溜到操场上,参加了这场校招。
牟建不喜欢数控技术,更不准备从事数控行业,他只想逃离。
< class="pgc-img">>◎主角牟建
来到校招现场,牟建东西打量、南北张望,发现有个等待面试的队伍特别长,牟建心想,吃饭得去人多的那家,这家公司排队面试的人这么多,肯定还行。
轮到牟建时,面试官问了几句无关痛痒的问题,诸如“喜欢餐饮吗”“平时爱吃中餐还是西餐”“对于客人投诉你会怎么办”之类,牟建蓦然发觉,面试自己的,是一家餐饮公司。
餐饮就餐饮吧,只要能赶紧离开学校,我不挑食。
校招会一结束,各个班级纷纷收到了企业的回执,爱吃西餐的牟建,被录用了。这让同学们大为震惊,别看这小子平时不学习,其实是扮猪吃老虎,内秀着呢。
就这样,牟建与其他学生一起,乘坐大巴,从成都一路颠簸到九寨沟。
还未来得及欣赏美景,一行人就被喊到酒店大堂,开始分配工作,牟建本想着,能分到餐饮部,有吃有喝,还能学做菜,不料竟被分到客房部,负责打扫卫生。
想着每天都要面对凌乱的房间,牟建头痛欲裂——堂堂七尺男儿,岂能围绕斗室上蹿下跳?一屋不扫,照样扫天下!
在员工宿舍,牟建有个餐饮部的舍友,两人关系不错,一来二去,牟建吐露心迹,表示大丈夫不能久居小屋之内——他想去厨房学学。
后来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运作,牟建如愿以偿地进了西餐部,先是做自助餐,后来进“冷房”,做前菜、沙拉;进“扒房”,做牛扒;再后来,做“尾灶”、做“头灶”。
牟建越玩越溜,技术越来越高明,除了“汤房”和“面房”,其他地方,他都待了一遍——他不爱喝汤和吃甜点。
< class="pgc-img">>一天,带牟建的师傅告诉他,自己要去另一家酒店,问他去不去,牟建自然答应,一来感恩师傅,准备再追随一阵;二来自己也想出去看看。
说干就干,辞别九寨沟,牟建师徒来到成都一家酒店,这间酒店属于高端餐厅,往来皆是达官贵人。牟建则负责做些东南亚菜系和一些融合菜。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毫无疑问,牟建是行家,不然,你无法解释,他18岁就坐到副总厨的位子。
很快,牟建在成都餐饮界打出了名气,一天,一位厨师同事告诉他,有个朋友开了个会所,想请牟建去做主厨,专做私房菜。
牟建想了很久,实地又看了看,决定去试试,一来观念相投,二来待遇不错。
来到新去处,牟建开始大展拳脚,将一些西餐的做法,融进中餐里,做出很多极具创意的菜品,像潮汕的牛肉打边炉,牟建加入了西餐的前菜,又寻觅了许多具有潮汕风味的涮菜,观感非常好;像蟹,之前多做香辣或清蒸,牟建独创了芒果咖喱蟹,东南亚风格一下子就出来。
会所的生意越来越好,牟建也整天在后厨钻研新菜。他觉得自己如同在山中修行的侠客,只顾钻研武功秘法,早已忘记流逝了多少时间。
三年转瞬即过,2010年时,一位大哥找到牟建,说了句改变他一生的话:
“我们一起创业,做串串吧。”
有些人似乎天生带着使命来到这个世界,即便之前做的事与使命毫无干系,但兜兜转转,总能回到上天注定的那个原点上去。
辞别会所,牟建踏上串串之旅,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连续6年登上必吃榜的
成都最火串串来了
在成都,串串十分流行,无论是冷锅串串,还是热锅串串,都深受吃货追捧。
有市场,有需求,就有赚钱机会,当牟建来到串串店的时候,懵了,一间45平的小店,还有些破旧,楞在门口看半天,牟建真担心会有蝙蝠飞出来。
< class="pgc-img">>◎冒椒火辣串串
相比之前的大酒店和会所,这间小铺子,实在太不起眼;但牟建为了不让自己有太多落差,只能自我催眠,“来都来了……”。
喊他创业的大哥本身有工作,只能晚上过来帮会儿忙,串串店的主理人实际是牟建,因为之前没做过火锅,对于底料,牟建不太了解,只能先试。
牟建说,当时不会炒料,也不知道市面上卖的底料,都有哪些成分,于是,他就用手伸进底料里,去感受牛油的含量和香料的成分。
这么干了一个月,牟建的手都快腌入味儿了,开始试着炒料;等大伙儿都觉得口味没问题了,串串店开始营业。
一个熟手厨师开火锅店,口味上,对于对手而言,绝对是降维打击;那时还没有卷甜饮品、卷场景和卷线上流量,只要口味好、实惠,顾客就乐意吃。
牟建的串串店爆了。下午5点开门(不做上午场),4点多就有人排队,一串3毛钱,45平的小店,一天能卖1万多。
这可把牟建忙坏了,每天都是第一个来开门,最后一个走。
有一次,牟建下午补货,去菜市场买菜,电瓶车竟坏到半路,推了好久,才见有修车铺,此时已近5点,店员一个电话接一个电话催,牟建匆匆修完车,赶忙回店,已是5点20分,卷闸门前早已围得水泄不通,看情形,再不开,顾客就要破门而入了。
见此情景,牟建紧张许久的心,蓦地轻松起来,他忽然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特别值得。
< class="pgc-img">>◎牟建出品,必属精品
如此又过了三年,牟建的串串店,算是在成都站稳了脚跟,然而,生意火爆,却引来别有用心者的觊觎——商标竟然被人抢注了。
这给只重产品的牟建狠狠上了一课,没办法,牟建只好换品牌重做。
2013年,在成都奎星楼,牟建寻到一处房子,简单装修一下,开了家串串店,并为之取了个让后来无数吃货打卡流连、心心念念的名字——
冒椒火辣!
奎星楼离宽窄巷子不远。如你所知,成都游玩,宽窄巷子属于必去打卡地,流量很大,然而,当时餐饮发展却一般,没有一条餐饮街能接住如此大的流量,所以,游客逛完之后,通常会陷入无甚可吃的境地,而冒椒火辣的出现,正好填补空缺。
牟建说,刚开始时,奎星楼承接的是宽窄巷子的流量,后来,则是口碑的自主裂变。
冒椒火辣在当时多火爆?
开餐10分钟,能放出去300多个等位号;1个小时后,能放出去1000多个号;200多平的店,加上外摆,一天营业额能到7万左右,高峰时期,能到10万以上;而冒椒火辣的客单价,不过才70块钱。
< class="pgc-img">>◎排队的顾客
线下流量+口味,是当时冒椒火辣引爆成都的秘诀;后来连续登上大众点评必吃榜6年,除了流量和口味的前提,更多还有牟建对行业的深度思考。
让我的后厨
成为你的研发中心
奎星楼的冒椒火辣,带火了一条街,逛完宽窄巷子的人们,总会踱到这边来,寻一处餐厅,慢慢地坐喝。
生意火辣,自然吸引很多人来加盟,但牟建觉得,做生意,有可为,必有可不为,加盟商用牌子,给他们供货,固然能挣钱,但不好持续,当你的货源失去价格优势、或者管理鞭长莫及时,加盟商很容易转投其他阵营,加之各路供应商、经销商的旁敲侧击,加盟之事,难管,也不讨好。
思前想后,牟建决定做一个模式,一个“共创平台”的模式。
所谓共创平台,牟建解释,放加盟,很容易造成一锤子买卖,做个共创平台,一来辅导创业,满足一部分人想创业需求,让他们自己独立做品牌,二来对接供应链,可持续为学员提供高性价比、创新力强的产品。
< class="pgc-img">>◎共创培训
这就意味着,断了创业者“等靠要”的念头,“逼迫”他们实现自我造血的功能。
不可否认,在很多人的观念里,都期望有个救世主,并美其名曰“利用人脉资源”,而实际上,这无疑是一种精神绝症。即便是加盟,创业者也总巴望总部能大力扶持,帮其盈利,但结果,充其量也只是扒着井沿朝外看一眼,能否逃出深井,还得取决于自身。
牟建要做的,就是让创业者自己成为自己的救世主——你来,我欢迎;你学会,我欣慰;你开店,我祝福;你挣钱,我高兴。
平台模型构建好之后,全国各地很多创业者纷纷赶来学习,如你所知,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根器大不相同,在牟建的学员中,像付小姐在成都、耍牛氓串串,属于做得较好的一类;当然,也有开店几个月就关门的学员。
创业者学会之后,东拼西凑点钱,开始开店,因为选址、运营能力、市场需求、顾客群体、战略思维的不同,会碰到各式各样的问题,牟建也都会悉心指导。
牟建厨师出身,很重产品,但各地市场导向不同,需求也大不相同,单一的、统一的sku,已经无法满足所有人了,于是,牟建开始筛选工厂,与之一同做战略,针对某个市场,生产某种产品。
正是在这种模式的倒逼下,牟建成了串串行业第一个做调理肉的人。
< class="pgc-img">>◎一些产品
像牛肉,他将规格和调料配方告知厂家,厂家根据所需求的部位,诸如米龙、黄瓜条、牛排之类,切割好,再放入调料中,按照流程进行腌制,而后再派发到学员门店,门店只需串好、按照规定保存即可。
这样一来,既可保证口味的稳定,还能提升效率,最关键一点,节省了门店厨房面积,增加了餐位。
对于牟建来说,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控制成本、售价和毛利,帮助学员提升在当地的市场竞争力,而且建立了平台的壁垒——普通厂家无法覆盖牟建的产品。
把重要繁琐的工作留给自己,把简单易行的工作留给别人,双方链接粘性才会高。
后来,牟建已不再满足做调理肉了,他开始做甜品、做炸物、做小吃,想用产品组合帮学员们拉开与同行的距离。
< class="pgc-img">>◎一些产品
他喜欢看大众点评,尤其是五星好评的火锅店,翻开评论区,10条里面,有8条与甜饮品有关,这就更加坚定了牟建的想法。
牟建说,甜饮品是个流量入口,一个顾客到串串店,不一定会拍串串的照片转发到社交平台,但一款出色的甜饮品,他们一定会拍,因为这是一种反差,在大众认知里,火锅店是不卖甜饮品的。
想玩甜饮品,就得有供应链参与,于是,牟建把三分甜拉入局中,联合研发出很多爆款产品。
牟建曾做了一个“冰汤圆系列”,共有3个品,发放给学员们,其中的一个产品,一个月卖了400多万。
学员有利可图,自然惟牟建马首是瞻,牟建也开始“自己卷自己”,与工厂端深度合作,不断研发新品,而且还会根据学员的需求进行针对性研发。
不同供应链的加入和不同地域学员的加入,思想的反复碰撞,让牟建的共创平台越转越快,新品多,竞争力强,有利润,吸引了更多创业者来。
在学员们学成下山时,牟建总会叮嘱他们一声:
“把这里当成你的研发中心,有诉求尽管提,我们是老师,也是服务员。”
< class="pgc-img">>◎甜饮品
你看,共创平台的本质,不是供应链,不是所谓的秘方,更不是招商渠道,而是服务。任何行业的平台莫不如是,如果服务不好,没人愿意跟你创。
时间转眼到2019年,一个奇妙的契机扔到了牟建面前,有人对他说:
“我们做火锅吧。”
川渝两地联手,打造出一个又一个
现象级火锅品牌
能够复制的成功,才叫成功,如果一个人在行业或品类迁移后而失去优势、一败涂地,说明此人并未掌握真正的底层逻辑,表面的繁华,可能是品类、行业,或时代给其的红利,红利吃完,攒下的钱,就会被疯狂收割,直到财富与其德位和认知水平匹配为止。
牟建一直这么想。
所以,他也一直在打磨可复制的模式和模型,当做火锅的机会摆在面前时,牟建觉得,可以一试,究竟自己的模式能否复制,自己长期以来认为的成功能否复制,就看这一把。
开店地点选在重庆,至于原因,牟建说,溯源。
重庆是火锅之都,味道正宗,食材讲究,且顾客挑剔,重庆人似乎都有一个神奇的舌头,味道好不好,拿筷子头蘸一下汤底、嘬一口就知。
牟建与人合伙开了个火锅店,刚开始生意还行,后来就走起了下坡路,到后来,关门大吉。
牟建长期在成都,火锅店是由另一个人来主理,两地作战,信息衰减,理念又不同,专注度和聚焦点都不够,关店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这次的失败并没让牟建觉得模式不可复制,只怪自己未完全躬身入局。
真正有实力、有境界的人,常会有这样一个顶级思维——
凡所有事发生,皆有利于我。
之所以称之“顶级”,是因为很少有人拥有这种思维,而且这种思维能够飞快地助人成长。
牟建看到了问题所在,同样也觉察到了机会所在,在开这个火锅店时候,他认识了很多重庆火锅人,聊起来,多志趣相投。
火锅店虽没了,但认识了一大帮重庆朋友。
于是,2020年,牟建再次杀回重庆,这次,他准备搞个大事。
< class="pgc-img">>◎锅底产品
来到重庆后,他开始“周游列国”,告诉他的朋友们,可以一起玩一个火锅品牌,而且模型都构想好了,一定会打爆。
这个火锅品牌由四个团队组成,冒椒火辣团队、后火锅团队、大芊金火锅串串团队,还有负责新品牌的团队,在制定好章程机制、责权利分清之后,开始了运营。
果不其然,新品牌一开业,瞬间燃爆重庆,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各大社交平台疯狂种草。
相信这个品牌,你也有所耳闻——朱光玉火锅馆。
首店开在重庆北城天街,开业当天,川渝两地知名火锅人皆来祝贺,牟建的挚友故交、行业前辈,如小龙坎、蜀大侠、大龙燚等创始人也第一时间赶来,大家相互寒暄、言笑晏晏,虽是同行,却非对手,因为大家明白,只有一起做大、做好,行业才会好,行业良性,品牌才有未来。
川渝两地火锅人,自此开始融合。重庆火锅开始陆续赶到成都,成都的火锅,也开始去往重庆。
< class="pgc-img">>◎除了火爆,还是火爆
牟建说,成都适合品牌扩张,要人有人,要钱有钱,要货源有货源,供应链完善,人才与规模兼备,土壤肥沃,随便种什么都会开花。
话虽如此,但并非所有品牌到成都都能存活,铩羽而归的也不在少数。
牟建说,一个周期,会有一个周期的风口,这种风口,千载难逢,持续十年八年都有可能,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这个周期内,奋力奔跑,直到跑出行业格局,吃到风口红利,引导行业方向。
2020年时,不少重庆火锅去了成都,通过地道的重庆火锅标签,快速走向全国,并取得了不少好成绩。
牟建说,好朋友来成都开店,我特别高兴,这预示着川渝两地更加融合,也有了拼力;要形成格局,只有一匹马在跑,肯定不行,这需要更多马进来,一起跑,才能更快、更稳地形成格局,目前还有市场容量可以释放,还存在跑马圈地的机会,一旦行业厮杀出头部,格局固化,其他品牌就很难出头了。
说老实话,按照当下川渝火锅的格局来看,留给小品牌、新品牌的时间,确实不多了。
牟建认为,如果能跳出原有的框架,打造自己的模型,且能跑通,还是有机会的,“像冯校长,赵美丽、赵九记,这些品牌我都很喜欢,他们很有想法。”
对于同行,牟建从不吝啬赞美之辞,他一路跌跌撞撞地走来,深知餐饮人的人不易,无论是发光还是离场,他们都值得尊重。
目前,牟建独立操盘的后火锅也是风生水起,从重庆到成都,再到上海乃至全国,门店数达到90多家,让诸多吃货感受到了这份极致的“山城浪漫”。
不是最后的最后
牟建每天会做大量思考,学员和品牌,产品和趋势,流量与战术等等,想好了,他就会去做,就像18岁那次校招一样,想好了,就去做。
他还能想起那天排队的场景,当时天气有点热,同学们拿着手中的资料当扇子,扇去脸上的汗水。
牟建两手空空,无物可用,任由额头的汗水慢慢滑落到睫毛上、眼睛里。
睫毛上的汗珠,在阳光照耀下,折射出七色光芒,于一粒汗珠中,牟建看到了一个绮丽的世界。
那一刻,他觉得自己色彩斑斓的人生,马上就要扬帆起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