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紫燕食品公布了自己的2023年年报以及第一季度财报。
数据显示紫燕食品实现营业收入35.5亿元,同比下降4.46%;实现净利润3.32亿元,同比增长49.46%。2024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95亿元,同比下降8%;实现净利润5396.4万元,同比增长20.87%。
在这种营收下滑的情况下还能实现盈利能力的提升,主要原因是原料成本的降低以及门店数量的下降。
根据财报数据,紫燕食品2023年全国门店总数达6205家,同比增长8.96%。紫燕食品的门店在2023年6月30日达到6137家,较2022年末净增加442家,但根据截至2023年9月7日的数据来看,紫燕食品3个月内减少了近300家门店。
作为昔日的“佐餐卤味第一股”,紫燕食品曾是4家卤味食品上市公司中营收增长最快的企业,业绩为何突然在2023年变脸?
01.提高门店营运效率,迫在眉睫
如果具体分析财报来看,紫燕食品2024年第一季度的总营收同比下降了8.00%,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0.05%,费用成本下降1.39%,营业总收入扣除营业成本以及各项费用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了20.87%。
相比于往年,今年紫燕食品的原材料价格有所回落,其原材料的价格趋近于往年区间,与此同时公司通过优化供应链、提升生产工艺等方法实现了降本增效。
不过相比于往年业绩来看,紫燕食品2020-2022年的净利润分别为3.587亿元、3.276亿元、2.218亿元,2023年的净利润并没有恢复至2020年的水平。
与此同时,相比于前几年,紫燕食品的产品收入有所减少。
作为主营的鲜货类(包括夫妻肺片、禽类产品、素菜产品等)为紫燕食品 2023年带来了30.04亿元的营业收入,同比下滑1.71%,预包装及其他产品实现了营业收入则同比下滑了5.72%。
其中,“夫妻肺片”几乎贡献了紫燕食品总营收的三分之一左右,其中的原材料牛肉价格在2023年实现了大幅度走低,至今都还没有价格回暖的迹象。
值得注意的是,紫燕食品的门店数量在过去一年之内的波动都较大,从去年6月-9月之间,紫燕食品的门店数减少了近300家。
< class="pgc-img">>这也就是说,紫燕食品与加盟店数量庞大的卤味连锁品牌面临的共性问题在于如何提高门店的营运效率。
今年年初,紫燕食品简化了卤供应链流程,打通了原料至成品的全链条数字化管理,将左右产品均在中央工厂完成统一卤制,后续统一配送,保证稳定供应,一次来确保消费者购买到的产品都具有稳定的品质和新鲜的口感。
同时,紫燕还紧跟时事,开始深耕数字化进阶之路,将数字化管控技术运用到了产品生产、产品运输、门店销售等等环节。
整个2023年,紫燕食品还在管理方面引入了食品行业SAP-ERP系统、销售中台系统、OA系统、TMS系统、WMS系统等现代电子化信息管理系统,并通过不断地进行数字化应用探索、跨区域市场预测并及时反馈至生产、研发及采购端来提升公司运营效率。
为了走出“开店快关店也快”的困境,紫燕食品是真的将数字化贯彻落实了。
2023年,具体关店城市包括上海、南京、苏州,单店的平均销售额大幅下降,也因此,紫燕食品提出了2023年的主要任务,是降低关店率,将关店率降低至2020年之前的水平。
此外,紫燕还成立了海外事业部,对于第一批开拓海外市场的人员进行业务管理、模拟实操等等方面的培训,目前已经签订了澳洲的代理协议,并与大华集团以及创丰集团在美国市场达成了战略合作。
< class="pgc-img">>在中国卤味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出海确实是紫燕的唯一选择。
02.老二的尴尬定位
紫燕食品,一直处在中国卤味食品市场老二的位置。
据红餐大数据,2021年我国卤味市场规模约3140亿元,同比增长9.5%;2022年,该市场规模有望扩大到3526亿元,同比增速约12.3%。
在中国卤味食品市场中,绝味鸭脖、煌上煌、周黑鸭、紫燕食品长时间在同一赛道上争抢份额。
< class="pgc-img">>在营收方面,绝味食品一直一骑绝尘,稳坐铁王座,光是其2022年业绩预告便高达66-68亿元,且持续保持着正增长。
对比之下,紫燕食品位居第二,为4家中增速最快的品牌,同期周黑鸭营收位居第三,为23.4亿元,4家中下滑速度最快,为同比下降18.3%,值得注意的是,周黑鸭的营收下滑早已开始,自从其在周黑鸭港交所上市后,其在2017年收获了营收高光时刻。
但到了2018年-2020年期间,周黑鸭的营收持续负增长,2021年有所恢复后,与2022年再次下滑,同时,在4家中营收最少的煌上煌的营收更是在2022年营收同比下滑16.46%。
不可否认的是,4家卤味公司均出现了非常明显的下滑趋势,最明显的事周黑鸭,其次是煌上煌,紫燕相比于同行表现较优,这也得益于大单品“夫妻肺片”的功劳。
< class="pgc-img">>卤味产品在我国发展多年,目前已经进入了一个非常稳定的发展阶段,不过随着我国的消费市场不断变化,很多投资者都开始寻找起了新的投资机会,反而将目光投向了其他的新兴品类以及热门赛道,诸如茶饮、咖饮。
这也导致,资本对卤味的投资热情开始逐年降温。
相关数据显示,近三年卤味品类披露的融资事件逐年减少,整个2023年仅仅只有1起融资事件。
尽管大环境不好,但紫燕食品仍然在逆势扩张,这也让承担风险的经销商们苦不堪言。
像夫妻肺片、其他鲜货以及休闲食品、预包装、其他产品的收入大多数都得益于经销商,2022年,紫燕食品主营业务项下经销模式的收入金额高达31.36亿元,占据了主营业务员收入比重的87.91%。
紫燕食品的加盟方式与其他3家大有不同。
绝味食品和煌上煌主要都是采取了特许加盟的方式,以单体加盟店直接加盟为主,直接负责门店培训、管理及监督,直接向加盟门店进行销售,周黑鸭则是以直营门店为主,其毛利空间较高,但更容易受到市场大行情的影响,近年来也开始逐步开放特许经营。
< class="pgc-img">>对比之下,紫燕食品采用了经销商模式,这意味着紫燕食品公司会让渡一定的利润空间,而这些经销商们也需要承担大量的宣传推广、门店管理等费用,因此,紫燕食品的毛利率相对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由于扩张速度快,新加盟的门店要想赚钱并不容易,2020-2021年,紫燕食品平均单店的销售金额分别同比下降了8.42%和3.3%。
虽然加盟费不高,但加盟店的门店数量仍在增加,另一方面赚不到钱退出的也不在少数。
虽然卤味赛道发展已经较为成熟,但其仍然存在很多痛点,包括同质化竞争激烈、地域特征明显、刚需属性较弱等等,像紫燕食品这样的头部品牌,更是面临着增长困难,经营效率低下等问题。
< class="pgc-img">>综合来看,不是紫燕食品“卖不动”,而是行业推不动,就像那句我们熟知的,所有产品都值得被重新做一遍,如果紫燕食品按照新消费的路子来重新做产品,是否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参考:
紫燕食品终于盼来肉类成本下降,可它却“卖不动”了——36氪的朋友们
卤味品类发展报告2024:“超强鸭周期”后,卤味赛道再扩容——红餐智库
燕食品2023年盈利超3亿元,门店总数达6205家;茶颜悦色甜品系列将于4月23日正式上市。详情请看红餐网《每日餐讯》。
头部企业动向
紫燕食品2023年盈利超3亿元,门店总数达6205家
红餐网消息,4月19日,紫燕食品公布2023年年报和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紫燕食品实现营业收入35.5亿元,同比下降1.46%;实现净利润3.32亿元,同比增长49.46%。2024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95亿元,同比下降8%;实现净利润5396.4万元,同比增长20.87%。
紫燕食品表示,2023年净利润实现较大幅度提升的主要原因在于,原材料价格趋近于往年区间,且公司通过优化供应链、提升生产工艺、加强技术改造,实现降本增效所致。截至2023年年底,紫燕食品全国门店总数达到6205家,同比增长8.96%。
茶颜悦色开卖糖水!
Foodtalks消息,近日,茶颜悦色官宣,甜品系列将于4月23日正式上市,其中「酥山」冰淇淋也将升级回归。
据介绍,上线的6款糖水结合了茶颜旗下各个品牌的特点搭配了不同的撒料和风味,如茶颜悦色门店上线的为中式传统糖水“三品芝麻糊”“藕断丝连莲”;鸳央咖啡的甜品则在参考阿芙佳朵的基础上创新。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茶颜悦色官博
“KFC小镇Mini餐厅模式”将全面开放给加盟商
小食代消息,近日,“2024百胜中国加盟发展会议”在上海召开。据介绍,百胜中国将以新机会、新收费、新模式、新投资、新设计、新技术等“6个新”赋能加盟业务。百胜中国特许加盟发展部总经理张霞表示,将进一步开放更多城镇和新渠道、以丰富灵活的模式和更低的新店投资,合作共赢的新收费模式支持加盟业务的发展。
会上,肯德基品牌副总经理王越还介绍了“KFC小镇Mini餐厅模式”,据悉,今年该模式将全面开放给加盟伙伴,以支持新店的快速拓展。
总投资1.2亿美元!瑞幸江苏烘焙基地投产
新华网消息,4月20日,瑞幸咖啡(江苏)烘焙基地在苏州昆山正式投产。据悉,该基地总投资1.2亿美元,年烘焙产能3万吨,是国内咖啡行业迄今已投产产能最大的单体咖啡烘焙基地。瑞幸咖啡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郭谨一出席了开业仪式。他表示,该基地将为瑞幸咖啡全国16000多家门店提供更强大的品质支撑力,瑞幸将继续为市场提供高品质、高便利性、高性价比的咖啡产品和服务。截至2023年末,瑞幸全国门店数量已超过16000家。
社会热点
碰瓷网红餐饮“笨罗卜”,“罗记笨罗卜”被判赔2.8万元
红网消息,近日,宁乡市人民法院审理并宣判了一起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法院判决被告宁乡罗记笨罗卜餐饮店立即停止侵害“笨罗卜”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并赔偿28000元。据了解,2022年8月,被告罗某成立了宁乡罗记笨罗卜餐饮店,其店内的店招、宣传牌、点餐码均使用了“罗记笨罗卜”标识。
宁乡法院经审理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相关条例,被告的行为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且构成不正当竞争。据此,法院遂作出如上判决。目前该判决已生效。
香港约三成食肆已改用环保即弃餐具
观点网消息,4月22日,香港首阶段管制即弃塑料餐具及产品的法例即日起实施。香港餐饮联业协会会长黄家和于电台节目中表示,香港大约3成食肆已改用环保即弃餐具,特别是连锁及大型食肆。碍于成本增加,部分食肆索性不提供即弃餐具,或要另外收1至2元。
宜家中国宣布每周五对店内餐食打折,活动持续到4月底
金融界消息,近日,宜家中国宣布每周五对店内餐食打折,活动持续到4月底。打折后甜筒仅需1元,特殊风味为3元,此外,其余餐食都是固定价格9.99元。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宜家此举旨在打造一个集购物、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全方位消费体验空间。
注:本文由红餐网综合自Foodtalks、小食代、新华网、红网、观点网、金融界等公开信息,如需转载,请标明来源。也希望广大读者在评论区留言,为广大餐饮人提供更多宝贵的建议。
整编|红餐网_周飞飞
面新闻记者 | 马越
界面新闻编辑 | 牙韩翔
紫燕食品收获了一份还算亮眼的年度业绩。1月29日,紫燕食品公告称公司预计2023年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为3.23亿元至3.65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同比增长45.6%至64.53%。
至于净利大增的原因,紫燕食品将其主要归结为报告期内原材料价格趋近于往年区间 ,且公司通过优化供应链、提升生产工艺、加强技术改造,实现降本增效,净利润实现较大幅度提升。
从数据上来看,2023年的年度业绩延续了其半年报及前三季度的增长势头。其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6.48%,净利增长55.11%;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68%,净利增长46.11%。
而在2020年至2022年,紫燕食品净利润分别为3.59亿元、3.28亿元和2.22亿元,呈现连续下滑趋势,其中2022年的降幅达32.28%。
2023年的净利润增长,也符合2023年摆脱疫情影响后,食品餐饮企业经营普遍迎来回暖的大趋势。
从行业来看,与煌上煌等休闲卤味企业类似,紫燕食品的净利润增长,与原材料成本下降有很大关系。
紫燕食品在其财报中就提到,目前原材料占紫燕食品主营业务成本的80.00%以上,其中整鸡、牛肉、鸡爪、牛杂、猪蹄、猪耳等约占原材料采购总额的50.00%以上。
以贡献紫燕食品总营收三分之一左右的“夫妻肺片”产品为例,其原材料牛肉的价格在2023年已经大幅走低。根据农业农村部的数据,牛肉全国批发价格从2023年1月的77.88元/公斤跌至6月的73.72元/公斤。整体来看,一吨牛肉的价格在半年之内便宜了4000多元,创下近三年新低。
光大证券研报指出,相比于绝味食品、周黑鸭、煌上煌所处的休闲卤味赛道,佐餐卤味主营的牛肉、鸡肉等品类,面临的成本压力更小。
作为“得线下者得天下”连锁卤味企业,线下门店数量是衡量其规模,以及影响业绩水平的重要因素。自从2016年渠道改革之后,紫燕食品采用的是以经销为主的连锁经营模式,经销商可以自行设立或发展下游门店,从而可以用更低成本、更快速度进行门店扩张。
根据财报及公开数据,紫燕食品的门店在2023年6月30日达到6137家,较2022年末净增加442家;截至2023年9月,紫燕食品的门店数量为6503家。
作为对比的是,煌上煌在2023年6月末有4231家门店,期内净增288家;绝味食品同期有16162家(不含港澳台及海外市场),上半年净增长1086家;周黑鸭同期门店数为3706家,净增长数量为277家。
虽然佐餐卤味与休闲卤味的细分赛道有所不同,但在卤味行业内对比,紫燕食品在门店规模上已经不输于上述三巨头。
但加盟店数量庞大的这类卤味连锁品牌所面临的一个共性问题,在于如何提高门店的运营效率,走出“开店快关店也快”的困境。
紫燕食品此前一份投资者调研记录显示,2022年紫燕食品开店1300多家,关店700多家,2022年的闭店率达到10%。同时,三四线城市新增门店,但上海、南京、苏州关店情况较多,单店平均销售额下降。为此,紫燕食品提出2023年的主要任务是提升单店收入和降低关店率,将关店率降低至2020年以前的5%-6%水平。
此外,紫燕食品还在寻找各种新增长点。
2023年6月,紫燕食品宣布与主打外带辣子鸡产品的“老韩煸鸡”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制定了三年实现百城千店,未来要实现千城万店的规模,目标是成为中国的“中式炸鸡第一品牌”。
双方合作的逻辑在于,紫燕食品与老韩煸鸡在商业模型、主营品类方面相似却具备差异,紫燕食品可以在供应链搭建、渠道优化、加盟体系搭建等方面帮助老韩煸鸡实现快速提升。而紫燕食品通过投资另一个相似的品类,或许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凭借差异化和性价比获取想象空间。
根据窄门餐眼的数据,目前其门店数量为110家左右,相较于去年6月刚宣布合作时54家左右的门店数量,增长超过一倍。但这样的门店规模与紫燕食品整体门店规模相比,仍然占比较小。至于新品牌能否对业绩有拉动作用、拉动作用具体几何,还有待年度业绩报告中如何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