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娃哈哈推出了气泡水品牌“小蓝罐”。有不少商家在交纳代理费后,成为小蓝罐的经销商。但由于对第三方运营公司不熟悉,娃哈哈盲目进行品牌授权,导致对被授权方的运营无法及时监控和有效监督,也无法及时控制风险,直至最后“翻车”。这已经影响到娃哈哈品牌的形象和无形价值,对品牌的损害与那点授权费相比或得不偿失。
撰文|欧阳靖宇
编辑|田晏林
< class="pgc-img">图源:视觉中国
>国内最大食品饮料企业会被小蓝罐“绊倒”吗?
近日,贵州贵阳市小蓝罐经销商张景告诉《财经天下》周刊:“去年4月,我与中亚创投(杭州)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亚创投”)打了100万元货款,却只收到16万元的货,还有10万元保证金未退,损近百万元。”
多名小蓝罐经销商介绍,小蓝罐总经销商中亚创投目前资金链断裂,既不履行发货承诺,又无钱可还,且产品也于去年停止生产,导致经销商货财两空,苦不堪言。
中亚创投的股东、原法人马质对《财经天下》周刊表示,公司与经销商存在分歧的主要原因是经销合同,经销商拿到经销权以后要负责某个区域的销售。在这个过程中,很多经销商出现了销售违约的情况,经销商很多承诺也没有兑现,导致产品销售不畅。
双方的分歧让经销商与中亚创投之间无法取得共识。无奈之下,部分小蓝罐经销商将矛头对准了品牌授权方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娃哈哈”)。
“等疫情过后,我们要去杭州娃哈哈总部讨要说法。”多名小蓝罐经销商对《财经天下》周刊说。
据了解,经销商口中的“小蓝罐”是一款苏打气泡柠檬茶,是大理宗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宗盛科技”)旗下产品。小蓝罐经娃哈哈集团授权,可以在产品上使用娃哈哈相关商标,属于一款娃哈哈贴牌产品。
3月31日,娃哈哈在官网上发布声明称,公司授权大理宗盛科技,在“小蓝罐”产品上使用公司商标,该产品由宗盛科技研发,系宗盛科技旗下产品,并由宗盛科技许可中亚创投总经销权。我司与宗盛科技为两家独立的主体,相关纠纷与我司无关。我司将督促宗盛科技与中亚创投沟通,推动事件妥善解决。
< class="pgc-img">图源:娃哈哈官网
>值得玩味的是,天眼查显示,尽管娃哈哈强调与宗盛科技为两家独立的主体,但宗盛科技由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与其弟宗泽后联手投资设立,宗泽后为法人、董事长及最终受益人,持股32.05%,宗庆后任董事,持股约14.06%。
< class="pgc-img">图源:天眼查
>这并非娃哈哈首次因为授权品牌“翻车”。
娃哈哈创建于1987年,是国内最大,全球第五的食品饮料生产企业。早在2019年12月,坊间便传闻娃哈哈将布局线下茶饮市场。2020年4月,网络上流传娃哈哈线下茶饮在广州进驻了首家店,且店铺在装修围挡中的消息和图片。2020年5月,娃哈哈针对一度热议的“奶茶店”项目,在官方微博回应称,“奶茶项目不是我们直营,而是授权给合作伙伴运营的。”
但不久坏消息传来。2021年9月底,部分娃哈哈奶茶店接连倒闭,遭部分加盟商声讨要找娃哈哈讨要一个“说法”。
“开了两家娃哈哈奶茶加盟店,亏了超100万元。”此前曾加盟娃哈哈奶茶店的浙江嘉兴加盟商张超对《财经天下》周刊表示,加盟费过高,物料、物流也很贵,新品研发、品牌宣传都跟不上,导致店面持续亏损。
杭州加盟商孟祥瑞告诉《财经天下》周刊,品牌运营方没有完备的供应链体系,既没有自己的物流,也没有与第三方物流公司进行合作,加盟商不仅无法获得低价物流的服务,还导致加盟店的营运成本普遍高启。
2022年3月,《新京报》报道显示,娃哈哈位于丰科万达广场的北京首家门店已关闭。
有意思的是,4月15日,天眼查显示,娃哈哈奶茶运营公司浙江娃哈哈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法定代表人由沈建刚变更为宗庆后。业内猜测,娃哈哈是想独立运营奶茶品牌。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对《财经天下》周刊表示,娃哈哈虽然及时跟第三方运营公司撇清了关系,但品牌出现事故,作为品牌提供方,暴露出娃哈哈在品牌授权运营方面缺乏必要的认知与经验,更缺乏成熟的品牌授权管理体系这一软肋。娃哈哈通过授权方式交由第三方公司运营相关产品,可能会因为食品安全、产品质量以及被授权方的运营能力等对娃哈哈的品牌的美誉度和公信力造成直接的负面影响。
对于上述问题,《财经天下》周刊多次拨打娃哈哈集团电话,截至发稿,尚无回复。
< class="pgc-img">图源:经销商供图
>2021年4月,在成都春季糖酒会期间,四川成都经销商王洋看到娃哈哈新品“小蓝罐”,便想通过这个新品创业。签订合同之前,中亚创投给予的经销商的承诺条件十分诱人。“中亚创投曾承诺我们可以加入娃哈哈快销网,利用娃哈哈渠道去铺货,后期还提供广告支持。”王洋告诉《财经天下》周刊。
据部分经销商回忆,当时小蓝罐的场景主要是以红色的“娃哈哈”三字为主,相关工作人员都将小蓝罐宣传为娃哈哈新品,由宗盛科技面向全国招商。展会上是娃哈哈的Logo,并没显示中亚创投的任何信息。
贵州贵阳市经销商张景说:“成都糖酒会娃哈哈小蓝罐展区场景,布置的大多以娃哈哈为元素,误导我们,始终未提他们是第三方公司。”
他出于对娃哈哈品牌的信任,在查看产品也确属娃哈哈所属娃哈哈相关公司生产后,交了定金。但会展结束补签正式合同时,他才发现小蓝罐是由第三方公司获得授权经营。
< class="pgc-img">图源:应访者供图
>王洋说:“去年4月,签了17.6万元的经销商合同,刚开始运营方(中亚创投)发货还算正常。到了8月,对方开始屡次推迟发货,给出理由是,娃哈哈方面没有将产品生产出来,或者是换装新品马上上市,让我们等着新品出来以后再拿货。”
纸包不住火。2021年10月,越来越多的经销商对中亚创投表示了强烈不满,此事逐渐在网络上被热议。王洋说:“也从那时起,中亚创投开始联系经销商,表示要么退款要么等着拿货,二选一。经销商们大多选择退款,但直到现在,既拿不到货,也拿不到钱。”
据多名经销商介绍,目前,四川、黑龙江、贵州、内蒙古、广东等多地的十余名经销商深陷“小蓝罐”纠纷中,涉及合同金额近1000万元。对此,马质说:“这个数字肯定不准确,我们是有欠货,不是欠款。”
他表示,最初招商时,部分经销商夸大了销售能力,也对自己能力作了错误的评估,最终也没能完成销售任务。打通当地销售渠道本来就是经销商的责任,但最终小蓝罐并未成功铺货。在这种情况下,按照合同中关于完成任务量的规定,中亚创投有权终止合作。
谁的责任?
尽管娃哈哈在“小蓝罐”事件发生后及时做出澄清,但中亚创投拿到的品牌授权货真价实。核心问题是,中亚创投是否真的无钱可还、无货可发?
天眼查显示,中亚创投成立于2019年9月24日,由洪宏德和马质两名自然人持股,股权比例分别是90%、10%,洪宏德任为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并担任法定代表人,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元,实缴资本0元。
马质表示,由于新冠肺炎疫情这一客观原因,导致很难将公司的产品推广到餐饮端。再加上,公司制定的各项战略对未来预估太高,导致订货成本、运营成本、人员成本等一系列费用投入太大,造成公司资金链断裂。
非止如此。多名经销商向《财经天下》周刊透露,中亚创投股东还存在内讧和经销商部分资金或被挪为他用的现象。
天眼查显示,中亚创投多次发生股权变更。最初股东为黄克成和潘元婕。2020年3月23日,马质和宗祺钧加入。6个月后,宗祺钧退出,同时法人由潘元婕换成马质,潘元婕也退出执行董事兼总经理职务。2022年2月18日,黄克成、潘元婕正式退出中亚创投,而法人从马质变更为洪宏德。
马质也证实了内讧等情况。他说:“我现在代表公司正在起诉相应一些人。”公司正努力解决善后问题,而且公司外面也有一些应收账款,尽快追讨债务,偿还经销商欠款。因为每个经销商情况各不相同,针对不同经销商,公司采取不同的态度。
北京南山投资创始人周运南对《财经天下》周刊表示,由于娃哈哈在自身对第三方运营公司不熟悉的情况下,盲目进行品牌授权,导致对被授权方的运营无法及时监控和有效监督,也无法及时控制风险,直至最后“翻车”。这已经影响到娃哈哈品牌的形象和无形价值,对品牌的损害与那点授权费相比或得不偿失。
(应采访者要求,王洋、张景、张超、孟祥瑞均为化名)
者 | 赵晓娟
编辑 | 昝慧昉
据赢商网报道,广州首家娃哈哈线下茶饮店将进驻广州百信广场。
界面新闻从天眼查显示的工商信息看到,广州娃哈哈健康饮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娃哈哈”)于2019年9月成立,系娃哈哈商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广东冠华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合资成立,双方股权占比为25%和75%,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为来自广东冠华健康的朱建锋。从注册地址看,广州娃哈哈也与广东冠华健康的地址相同。由此看来,娃哈哈在这家合资公司扮演的并非主导者角色。
2019年年底,娃哈哈茶饮店因一份合作手册被曝光,娃哈哈茶饮加盟店的计划也随即流出。
据《北京商报》2019年12月报道,其获得的一份《娃哈哈天生营养自然好茶合作手册》(以下简称“合作手册”)显示,娃哈哈线下茶饮店产品均依托于原有产品,包括AD钙奶系列、奶茶系列、乳酸爽歪歪系列、水果茶系列、芝士营养快线系列和冬季热饮系列等,并以“童年回忆”为宣传点,定位16-35岁的茶饮主流女性消费群体,单品价格区间在10-30元/杯。
拓展形式上,娃哈哈茶饮店以加盟方式进行轻资产拓展。按上述合作手册内容,加盟娃哈哈茶饮店的费用为28万元,包括店面评估、店面设计、店面装修、设备输出、技术培训等内容。其中,教学与实施项目服务费用5万元,内容有店长与店员理论与实操培训、外卖项目指导、营运维护等;店面施工服务30平米内13万元,超过则按3000元/㎡计算;全套设备服务8万元以及物料费2万元、合作保证金2万元(可退)。当时的娃哈哈茶饮已正式启动加盟。
界面新闻注意到,招聘网站前程无忧15-30天之前发布的招聘信息显示,广州娃哈哈健康饮品有限公司正在招聘项目经理、采购、奶茶运营经理、直营总监等多个职位,其中招商总监负责加盟商的开发管理。
对于开设茶饮店的更多计划,界面新闻联系了娃哈哈方面,但截至发稿时未收到对方回应。不过,娃哈哈去年曾向界面新闻透露,该项目并不由娃哈哈集团总部负责,操盘的是其合作伙伴。
实际上,除了与广东冠华合作外,2019年8月,娃哈哈已在杭州开出了一家名为“HAHA TEA”的茶饮便利店,产品涵盖奶茶、奶盖、咖啡、特调哈哈冰等,价格在8-22元。从大众点评网站上流出的图片看,这家店同时为娃哈哈已有的瓶装饮品“带货”,包括黑糖奶茶、娃哈哈凉茶、娃哈哈猫缘咖啡等产品均在店内销售。最新评价显示,娃哈哈NFC果汁饮品Kellyone在该店也有售卖。
在拥挤的茶饮店赛道,娃哈哈尽管已经有了品牌先入为主的优势,但茶饮加盟同时涉及产品研发、品控、店铺管理等多个环节,在茶饮店的实际操盘上,娃哈哈并无行业经验,如果失败,或将对娃哈哈品牌造成负面影响。
月15日,针对日前热议的开奶茶店一事,娃哈哈官方微博回应称,“最近很多人来问我们关于奶茶店的事情,在此跟大家说明下,奶茶项目不是我们直营的哦,是我们授权给合作伙伴在运营的。”
日前,有网友在社交平台晒出了娃哈哈奶茶店正式开业的消息,引得无数网友前去打卡。娃哈哈奶茶店logo是经典的娃哈哈笑脸图,配上“天生营养,自然好茶”的标语。产品上以AD钙奶为灵感元素打造,主打乳酸系列健康的奶茶。据网友发布的菜单显示,该店有8大必尝单品,除一款“胶原草莓”为22元外,其他产品价格集中在10-18元之间。
据此前网上流传的《娃哈哈天生营养自然好茶合作手册》显示,娃哈哈奶茶店以轻资产加盟方式运营。加盟娃哈哈茶饮店费用为28万元,包括店面评估、店面设计、店面装修、设备输出、技术培训等内容。其中,教学与实施项目服务费用5万元,内容有店长与店员理论与实操培训、外卖项目指导、营运维护等。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奶茶店项目由广州娃哈哈健康饮品有限公司负责运营。天眼查数据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19年10月29日,分别由广东冠华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娃哈哈商业股份有限公司分别持有75%、25%股份。娃哈哈商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是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宗庆后在合作寄语中表示,这是娃哈哈的“第三次创业”。
据《2019新式茶饮消费白皮书》显示,中国茶饮市场的总规模2019年突破4000亿元。90后消费者已成为新式茶饮主流消费人群,占整体消费者数量的50%,而80后消费者占37%。此外,全国各地新式茶饮门店数量激增,二三线城市仍有较大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