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刚踏足社会的24岁贫困农村青年走上了创业之路,花了500元人民币。 在过去的几年中,他一直从事市场经济,从事种植,养鸡,制砖厂等行业,最后选择做泡菜。 通过他自己的双手,他现在已经创造了数百万美元的财富,完全摆脱了贫困,过着幸福的生活。
他是30岁的黄大明。 当地村干部说,他是村里最典型的年轻人,他自己创业并致富。
500元创业5年摆脱贫困
黄大明的5个兄弟姐妹 当时上高中,黄大明因家庭贫困而退学。 在家辍学的黄大明,先是木匠工作了半年,然后又到附近的一家学校办的工厂里种了三年蘑菇。 黄大明不愿贫穷,决心下手创业,摆脱贫穷,致富。 2003年,黄大明辞去了他在校办的工厂的临时工作,并计划在该村建立一个小蘑菇农场。
当时,黄大明只有500元。 黄大明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大胆地向银行借款3000元。 当时只有几个村民专门从事蔬菜种植,而黄大明比专门从事蔬菜种植的村民领先一步。 选择种植方向后,黄大明的投资立即生效。 一年后,黄大明收回了投资成本,还清了银行贷款。
以市场多元化为目标
在人生的第一步中取得成功的黄大明并不满足于现状。 他善于动脑,时刻观察着哪个行业在农村市场经济中是有利可图的。 2004年,黄大明看到了越来越多的蘑菇种植者,前景不容乐观,但是养鸡的前景是乐观的。
因此,黄大明在投资养鸡场的同时继续种植蘑菇。 果然,这些小鸡一经孵化就赚钱,年净利润达到50,000至60,000元。 为此,黄大明停止了蘑菇的种植,投资20万元购买了先进的鸡孵化器等设备,扩大了鸡的孵化规模。 到年底,黄大明的孵化利润已经超过10万元。
协会有助于成为一个伟大的事业
因为养鸡业市场动荡不定,已经从事多年的黄大明养鸡场已经停产。 但是他为自己选择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也就是在青年企业家协会的帮助下,他选择了泡菜项目。 目前,黄大明已建成文峰酱菜厂。 收益仍然可观,仅去年一年就实现利润30万元。
经过多年的自谋职业,粗略估计黄大明已经积累了数百万资产,在他的领导下,他的其他四个兄弟姐妹都走上了繁荣之路。 今天,在致富的道路上,这不仅是我自己辛勤工作的结果,而且还是青年团和市委青年企业家协会的帮助。
他感到非常自豪,并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参加创业培训,交流更多,学到更多,改变观念,动脑筋,抓住机遇并成功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