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食物易变质,怎么储存更安全?人工色素对人体有害吗?……7月18日,武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主办的“红色主旋律 先锋康康姐”——2024年康康姐暑期亲子游活动第四场走进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简称SGS武汉分公司),12组亲子家庭了解了食品检测中微生物的检测知识,学习了如何科学储存食物。
弄懂微生物
学会科学储存食物
SGS武汉分公司拥有6个专业化实验室、400多台设备,能为工业服务、农产食品及生命科学、汽车、医疗器械、消费品、环境、石油化工以及体系认证等多个领域提供专业且快捷的检验、鉴定、测试和认证服务。
< class="pgc-img">>小朋友们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
亲子游现场,小朋友们参观了其中的食品微生物检测实验室。“微生物是食品检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食品腐败变质都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造成的。”SGS的讲解员介绍,在食品微生物检测实验室里,检验员能够准确地检测出食品中的微生物数量和种类,从而判断食品是否存在微生物污染,这对于预防食物中毒、保障消费者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夏季高温潮湿,许多细菌微生物变得活跃,比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食品也更易腐败变质。”SGS农产食品主管刘艺介绍,夏季储存食物时,应该将食物存放在阴凉、通风、干燥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放在冰箱里的食物要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食物要加热烧透,以杀死可能存在的细菌。”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日常监督检查中,执法人员会要求餐饮单位食品隔墙离地储存,冰箱生熟分开加盖覆膜,也是为了避免微生物造成食品污染。“市民在家储存食物,也应该这样操作。”
色素小实验
人工色素并不是“毒”
在趣味小实验环节,小朋友们将有色饮料倒入烧杯中,然后放进一张吸色纸,用小棒搅动静置30秒,杯子中的液体就变成了透明色。随后,小朋友们又用同样的步骤处理鲜榨橙汁,但橙汁却不会变成透明色。
< class="pgc-img">>小朋友们动手做色素小实验。
“这是因为有色饮料中添加了人工色素,吸色纸能够吸收这些人工色素,而鲜榨橙汁中的天然色素就较为稳定,不会被吸色纸吸收。”讲解员介绍,人工色素在水中处于游离状态,很容易被吸色纸吸收。“很多人觉得人工色素就是有毒的,所以过于追求无添加无色素的产品,但其实并不是这样。”
说到人工色素,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表示,国家对人工色素等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有严格的使用规范,在规定范围内使用食品添加剂较为安全。“滥用或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生产企业将面临严厉的处罚。”
活动结束后,一位学生家长表示,通过亲子游活动,孩子们真切、直观地感受到了食品检测的相关知识,学会了如何科学储存食品,今后也会更加关注食品安全。“这样的活动挺好,孩子们都很喜欢。”
(李爱华 袁圆)
【来源:长江日报】
<>< class="tt_format_content js_underline_content autoTypeSetting24psection " id="js_content">择正规食品经营场所购买食品,不要随意采摘野生蘑菇……3月26日,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发布清明节、“广西三月三”期间餐饮食品安全消费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注意食品安全,科学健康消费,有效防范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随着清明节、“广西三月三”临近,各地祭祀扫墓、春游踏青等户外活动和集体聚餐增多,食品安全风险加大。市场监管部门提醒消费者,家庭聚餐时,食品原料要从正规渠道采购,不购买、不食用来源不明或无相关证明的进口冷链食品,谨慎选择生食海产品、冷荤凉菜、野生菌、小龙虾等高风险食品。烹饪食品时,应烧熟煮透,四季豆、扁豆等豆荚类食品要先过沸水再煸炒;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防止交叉污染。
糯米饭、艾糍粑、粉蒸肉、黑糯米酒等是“广西三月三”的特色食品,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消费者在选购上述食品时,应注意观察食品外观,一旦出现变味、变色、沉淀、混浊、杂质、絮状物、发霉等感官异常现象,说明食物很可能存在变质隐患,应避免购买食用。烧猪、香猪、白切鸡、发糕等是清明节期间祭祀常用食品,随着气温持续升高,上述食品经过长时间放置、日晒等,极易引起变质。因此,消费者在选购和食用过程中,应注意存放的温度和条件,并尽快食用完毕。
在户外活动时,消费者切勿随意采摘野菜、野果、野生蘑菇等野生作物,以免误食中毒。一旦食用后出现中毒症状,要立即催吐,并尽快就医。
清明节、“广西三月三”期间,消费者在饮食消费过程中,若出现不适症状时,应尽快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并保存就诊记录等证据。一旦发生消费纠纷,应积极与商家协商,协商不成的,可通过全国12315网站、拨打12345热线或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举报,还可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报记者 蒋政 郑州报道
在国内快速发展的中央厨房终于迎来了国家标准。
《中国经营报》记者从中国饭店协会获悉,《中央厨房 建设要求》(GB/T 44142-2024)、《中央厨房 运营管理规范》(GB/T44141-2024)两项推荐性国家标准近日获批发布,10月1日起实施。
行业人士告诉记者,这是国家首批中央厨房国家标准,涉及选址布局、加工区场所设置、设备管理、经营加工过程、安全与追随等,为中央厨房建业和运营提供规范和指导。
记者注意到,上述标准专门对食品配送环节做出规定,要求配备封闭式专用运输车辆,并做到车辆专用,不应与有毒、有害、有异味的物品一同运输。
业内普遍认为,中央厨房对于餐饮供应链变革的作用至关重要,是其降本增效、标准化出品的关键因素。
“标准将推动中央厨房逐渐向绿色化、集约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同时,抬升行业进入门槛,优化供应链并增强行业内企业竞争力。”赛迪顾问总裁助理兼赛迪方略县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余德彪表示。
中央厨房有了国家标准
上述标准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由全国饮食服务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中国饭店协会牵头制定。两项标准均为推荐性国家标准。
根据中国饭店协会会长陈新华介绍,我国中央厨房目前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尽管行业内部已制定并发布多项团体标准,但在管理制度、生产效率等方面仍有待完善。两项国家标准将对规范引导中央厨房建设和管理,进一步提升行业集约化经营能力,提高食品安全保障能力等起到重要作用。
《中央厨房 建设要求》如此表述中央厨房的定义:由食品经营企业建立,具有独立场所和设施设备,集中完成食品成品或者半成品加工制作并配送给本单位连锁门店,供其进一步加工制作后提供给消费者的经营主体。
该标准要求,在选址方面,在物流网络范围内,宜与食品产业园或产业集群进行联合经营和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和可持续发展;在厂区总体布局方面,要遵循“适度规模、经济实用、适度超前”的原则;在功能方面,包含但不限于生产加工、低温储存、清洗消毒、统一包装、配送运输、检验检测、信息处理等功能。
《中央厨房 运营管理规范》规定了设施设备管理、经营加工过程、安全与追溯、应急与召回、人员管理、信息记录与档案管理、监督、评价与改进要求。
该标准提到,在配送环节,应配备与经营加工食品种类、数量相匹配的封闭式专用冷冻、冷藏或保温运输车辆。配送车辆应专用,不应与有毒、有害、有异味的物品一同运输。
上海盘点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参与了上述两大国标的起草工作。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现有很多中央厨房在卫生和安全标准方面可能不完全达标,需要对设备设施进行必要升级,并优化卫生管理制度。
“随着国家标准的深入实施,部分未能达标的企业或将面临市场淘汰,这将加剧行业内的竞争态势。然而,此种竞争态势实为行业发展的健康动力,有助于淘汰落后产能,进而推动整个行业向更加健康、有序的方向迈进,进而为构建更加完善的健康饮食环境奠定坚实基础。”上述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余德彪也提到,标准将抬升行业进入门槛,优化供应链并增强行业内企业竞争力。随着中央厨房行业迈入规范发展“快车道”,消费者有望享受到口味一致、安全可靠、品质保证的餐品。
助推供应链变革
业内关注中央厨房的建设,更多在于其对我国餐饮供应链变革的影响。
《2023中国餐饮业年度报告》显示,近七成的受调查餐饮企业都将关注点放在供应链建设与管理上。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认识到,强韧的供应链是降本增效的关键,而中央厨房正成为改变供应链的一大要素。
上述上海盘点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央厨房国家标准的推出,对于餐饮品牌优化供应链管理、强化食品安全保障都有积极作用。一方面,标准制定将激励餐饮品牌对其供应链进行深度优化,通过引入中央厨房生产模式,实现食材的集中加工和配送。另一方面,规范中央厨房可从源头上确保食品供应的高质量和稳定性。标准让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更加透明和可控,增强消费者对餐饮品牌的信任度。
事实上,很多餐饮连锁企业都在强调供应链和中央厨房的重要性。
记者注意到,特海国际在上市招股书中就提到,募资金额所得款项净额的10%用于投资供应链管理能力,例如建立更多中央厨房;绿茶餐厅在招股书中也提到,要在浙江建立央厨进行食材加工,可以更好支撑绿茶餐厅的标准化运营以及降低菜品成本。
尤其是在餐饮行业进入“质价比”时代,餐饮连锁化加速发展,“供应链+中央厨房”成为保障食品安全、树立统一的出品标准、加速品牌扩张下沉的重要推动力。
一家餐饮企业相关负责人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大型餐饮企业几乎都已经形成“中央厨房+仓储+配送”的商业模型。并且,其门店扩张区域和节奏与供应链打造产生高度关联。
海底捞方面告诉记者,公司自2007年起便着手构建中央厨房体系,并于2014年成立独立子公司蜀海,专注于提供全面的供应链服务。如今,后者为海底捞1300多家门店提供供应链支持,还为4000多家餐饮品牌提供全面供应链托管服务。
该公司方面认为,通过中央厨房建设,可强化食品安全管理,通过“种养殖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上述上海盘点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我国中央厨房的发展,将更加看重数字化与智能化的应用、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的加强、绿色生产与可持续发展以及供应链协同的优化。
余德彪也建议,可以考虑推动中央厨房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包括建立绿色供应链、选用来自绿色种植和养殖基地的原材料、采用环保包装材料等。同时,在社区嵌入中央厨房,开展社区化服务,从而更加贴近消费者、满足潜在市场需求。
(编辑:于海霞 审核:厉林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