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长文创作季#
< class="pgc-img">>香飘飘奶茶,最近的劲头很足。
几张奶茶包装讽日的照片一出,香飘飘热度高涨,直播间里人气飙升,股票开盘即涨停,势头一片大好!
自从2004年的“绕地球3圈”广告语成功出圈后,香飘飘再没有过这样的高光时刻了。
企业站台、老总接机、直播间上架同款奶茶,销售额暴涨400倍,这谁看了不说一声“这泼天的富贵,终究还是轮到我们香飘飘了。”
不过,就在线上线下一片喜气洋洋之际,却有人出来泼了一瓢冷水:营销、噱头、反转、摆拍......
诸多负面新闻悄然出现,又迅速蔓延,似乎预示着这件事并非大家想象中的那样美好。
< class="pgc-img">>香飘飘事件会反转,其实是有预兆的。
5月4日,一张照片在全网广为流传,照片构成很简单,一只手,一杯饮料,一个货架。
< class="pgc-img">网图
>起因是有网友发现,在日本京和商店大久保店中,香飘飘旗下一款MECO果汁茶的杯套上,赫然用中日双语写着:
“海洋不是日本的下水道”;“可以没有日本,不能没有海洋”;“0.1%的土地污染了70%的海洋。”
网友大为震撼,随即拍下照片发布至网上,之后一石激起千层浪!
舆论发酵仅一天时间,香飘飘方面便收到了巨大的回馈。
直播间涌进大量网友,曾经一二百人的直播间两日观看量已达到千万之数,销售额更是由以往的2500元飙升至100万。
5月6日,香飘飘股票开盘后不久直接涨停,涨幅超10%,报19.21每股,成交额为1.37亿元。
< class="pgc-img">网图
>当然,除了这些肉眼可见的利益,这种花几个亿打广告也不可能达到的宣传效果,也是可遇而不可求。
面对这泼天的富贵,香飘飘的行动也很迅速。
5月5日,有网友拍到香飘飘集团董事长董建琪扯着横幅在机场迎接员工,横幅上写着“欢迎香飘飘勇士归来!”
同日晚,香飘飘总裁杨冬云穿着红色T恤走进直播间,表示将会给那位日本的员工10万元的奖金,且将当晚8点至12点的直播收入全部捐给环保基金会。
在直播过程中,杨冬云还直言不讳的表示:“做国货要对国人好。”
本就被感动的热泪盈眶的国人们,再度热血澎湃,将事件的热度又往上推了推。
可事件的反转,总是来得猝不及防。
< class="pgc-img">>在全民热情高涨三天之后,一些两极言论在网上发酵。
有在日本的中国人看到新闻后,去京和大久保店准备打卡同款商品,结果惊讶发现,同一个货架,同一种商品,网上广为流传的双语杯套不见了。
消息传出后,有记者联系了店铺的员工。员工非常确定的告知,他们店里没有卖过这种样式的杯套。
与此同时,身处日本的华人说出实情,表示京和太久保店是一家华人超市,主要商品来自中国,大部分的客户也都是中国人。
别看这件事在中国闹得沸沸扬扬,但在日本根本就没掀起什么风浪。
这时候,有网友也提出质疑:
“在日本的超市,卖印有这样文字的商品,日本人真的会买吗?日本真的允许卖吗?”
< class="pgc-img">网图
>眼见形势有了变化,网上一些粉丝量颇多的大V,也对此发表了评论。
资深媒体人老胡就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评价:“如此戏弄、消费公众的淳朴爱国热情,香飘飘的这种玩法不应被助长。”
舆论的反转从来都令人猝不及防,就目前而言,香飘飘事件如果反转,会给之前积攒的好名声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反弹,这是可以预见的。
在当前情势下,反转和吐槽的声音哪怕大一点,香飘飘这么大的家底,想必也是不怕的。
但俗话说的好,有些事就怕深究。
往小了说,这就是一个企业的宣传方式,最初不过是员工的个人行为,香飘飘不过是顺势而为,上了称也没有二两重。
归根结底,此事究竟该如何定义,主要还要看消费者的意思。
< class="pgc-img">>当然,消费者并非只会无脑输出的NPC。在一时的情绪上头之后,很快便冷静了下来。
不过,大多数人面对这种反转,皆表示:这种营销可以多来一点。
1年前,日本不顾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进行了大规模排放核废水的动作。
一时间,此事在网上引发轩然大波,批评之言声势浩大,如海浪般袭向日本。
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海浪声势渐弱,大众对于“核废水”的关注也越来越少。
而香飘飘此次的发言,无疑将此事,再度拉回了大众眼前。
日本把海洋当成自己家的下水道是事实,0.1%的土地污染了70%的海洋也是肉眼可见的。
< class="pgc-img">网图
>一个被誉为“中国奶茶第一股”的品牌,即便没有这次的舆论发酵,也可以安安心心的做自己的生意。
在如今各大品牌营业额普遍下滑的情况下,香飘飘2023年营业额有显著的提升,一片向好之下,他们原本可以不要这波流量。
尽管有机遇,可更多的是风险。
更何况,最近这几年,香飘飘致力于开辟海外市场。
用老百姓等价交换的原则评价:人家担了这么大的风险,赚一点怎么了?
虽说这波流量香飘飘是顺势而为,开了新兴营销方式的先河,但这个风向不能继续下去。
< class="pgc-img">网图
>香飘飘奶茶,是中国最早一届的网红时尚单品。
曾经,一句“一年可绕地球三圈”的广告语,让香飘飘坐稳了中国奶茶一哥的位置。
之后的十几年,无数茶饮品牌迎风四起,依然没有动摇香飘飘在冲泡奶茶界的地位。
而其之所以长盛不衰,与它庞大的客户群体、经典的热卖产品和高昂的宣传费用分不开。
谈起营销,说一句香飘飘是王者也不为过。
< class="pgc-img">网图
>5月8日,香飘飘股票开盘即跌5.1%,报18.44元。
“香飘飘讽日事件疑似摆拍”的消息,也开始由一些官方媒体转载、报道,使得消费者们的反感情绪越来越高。
有的人甚至直言,如果确定是摆拍的话,他就要去退货了。
如若这波舆情没有处理好,那香飘飘这波反噬,恐怕不会小。
< class="pgc-img">>如今,但凡是在网上闹起来的新闻,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都逃脱不了一念天堂、一念地狱的舆论背景。
香飘飘能不能成功“渡劫”,就看他经不经得起“深挖”。
幸运的是,目前被挖出来的历史,皆是有利于它的。
香飘飘董事长蒋建琪,作为创始人之一,曾接受过不少访谈。
从他的一些言论中,其实还是能看到香飘飘这个品牌的本质和本色。
2008年,正值外资大肆进军中国市场之际,作为国际日用品龙头企业的联合利华,向香飘飘抛出了橄榄枝。
< class="pgc-img">网图
>彼时,香飘飘的营业规模已达到了10亿,年利润为1亿元,联合利华一出手就是10亿元的收购价。
要知道,杂七杂八加起来的10亿市值和白花花的10亿元现金,还是有相当明显的差距的。
面对如此大的诱惑,蒋建琪不可能不动心,
但最终他没有答应联合利华的并购要求,只因为夫人问他的一句话:“我们的员工怎么办?”
要知道一旦接受了外资的收购,就意味着国产品牌要被雪藏,直接消失在市场上。
员工会失去唯一的收入来源,正在逐渐绽放光彩的国货会就此蒙尘,甚至冲泡奶茶的产业规模,没有了国产品牌的支撑,也会受到冲击。
此后,香飘飘陷入了极为严峻的商战之中,那段日子过得非常艰难。
< class="pgc-img">网图
>可在日后提起这件事时,蒋建琪却说:
“企业的存在,不是为了(单纯)的赚钱,他一定是要为社会也好,人类也好,贡献一些价值。”
如果香飘飘的老总今日面对收购说出这番话,那网友一定会嗤之以鼻,可十几年前的事实证明他说的是真话。
不少网友坦言,既然如此,我们给予国货一些信任又如何?
日渐浮躁的网络,总是喜欢把人捧上神坛,再狠狠摔下。
或许,这样的反转,其实可以少一点。
-END-
参考资料:
北京商报:《香飘飘“翻红”,巧合还是噱头》
第一财经:《香飘飘打“日本事件热搜”牌,股价连涨两日》
作者:又又双
编辑:一乙木
天我们来算一下开奶茶店到底赚不赚钱。以我之前开的古茗门店某一天的营业额为例,给你们算一下到底赚不赚钱,到底一天要做多少营业额才能赚钱?看了我这个数据,然后你自己再拿回去做对比。
许多人以为只要投资便宜,就能把店开起来就能赚钱,但实际上,没有营业额,没有人来购买才是噩梦的开始。废话不多说,给你们看一张图。
·刚才这个图片里看到流水65425元,扣点是2870元,实收只有4353元,扣点将近1/37。
< class="pgc-img">>·毛利60%已经很乐观了,一般都50%多差不多了。
·6425的营业额乘以0.6的毛利,还有3855元,扣点4271,还有1784元。但我们店招3-4个人,算3个人,150一个人减450三个人,平平胖胖。
< class="pgc-img">>·还有1334元,减去水电150元,150元是打底的。
·减150等于184元,损耗50元,50元是最少的。减50等于还有154元。
那时候房租是20万一年的,算它600块一天,好了,再减去600,还有534块钱。奶茶的公司要给你运输原料,要扣钱,还有一些加盟费什么的,我们平摊到每一天100块钱,不多吧?
< class="pgc-img">>·减去100元,还有434元。也就是说这种奶茶店流水在6000多的情况下,只有三四百块钱好挣,而且还没有算上老板的工资,算每天给你挣400元,一个月下来也只有挣12000元,但是30天全年无休。
有些伙伴们还想脱手管理当甩手掌柜,如果再请一个人要减去5万的工资,到手只有6万块钱,你开个店,少则50、60万。有些店甚至70、80万要多少年才能回本?可能要三年四年才能回本。你觉得你投这么多钱,要三年四年回本你愿意吗?
< class="pgc-img">>营业额说实话,在奶茶店当中算中规中矩吧,也就是说要大于五六千一天的平均营业额才能挣钱。要是少于5000只有两三千,这种店基本上是没钱挣的。是不是感觉压力特别的大,有时候一天只能卖个两三千的时候,心在滴血,真的在6000才能挣四五百,是不是心都凉了?
武昌南国首义汇的“厚呷”台式茶饮店里,85后老板蒋镓淇每天都要来店里实时监督,他的创业故事值得学习。在这个从大学就开始创业的年轻老板的心目中,质量和服务才是生存之本。
大一女生12天开店1年倒闭
18岁时,广东女孩蒋镓淇考进武汉大学,入校不久,她便开始了第一次创业。
开奶茶店源于一个偶然。一次,蒋镓淇和朋友逛街逛渴了,于是去喝奶茶,望着小店川流不息的人群,创业的念头一下子迸发出来。从决定开店到店子开张,蒋镓淇只用了12天时间,她拉了一个同学入伙,两人共投入10万元,生活费和学费也填了进去。
但创业并非想象中那般简单。蒋镓淇很快尝到了冲动付出的代价。由于饮品店位于学校体育场后方的僻静小道,几乎没什么人光顾。店子苦撑近一年后以关门告终。
辞职再创业做火茶饮店
2008年,蒋镓淇毕业后回到广东,进入银行工作。只上了一个月班,她便辞去工作再次创业。
有了第一次失败的教训,这一次,蒋镓淇决定自创品牌。她投资5万元,在一所大学附近开办粤栈茶饮店。选址时不再盲目,经营上以制度管人,严把质量卫生关,这些让她的茶饮店火了起来,4年时间,加盟店11家,年销售额100万元。
有了广东成功的开店经验后,再要复制就容易得多。
2013年6月,蒋镓淇决定在跌倒的地方再爬起来。她来到武汉,与在新东方任教的王圆一起,拿下了“厚呷”台式茶饮在武汉的总代理权。短短一年时间,她先后在南国首义汇、光谷广场、汉口后湖、沌口经开万达等热闹商圈开了6家店。
日卖奶茶400杯的“秘诀”
每家店有4至6名员工,还要负责扩张与整体形象推广,蒋镓淇每天工作时间长达16个小时。
带领一支与自己年龄相仿的队伍,蒋镓淇也有一套自己的运营和管理模式。她并非只是简单地推行严苛的奖惩制度,而是注重与员工的平等相处。第一家“厚呷”开业不久,正是武汉最热的时候,蒋镓淇和其他员工一样,亲自穿上毛茸茸的吉祥物服装在广场上发宣传单。“厚呷”当初选址在南国首义汇,主要看中的是附近写字楼的白领和游客等年轻消费群体。但随着时间推移,蒋镓淇发现,来店消费的回头客渐渐变成了周围小区的老人和孩子。这得益于他们每天傍晚在广场免费的赠饮活动,此外,她还推出买饮品送环保杯,会员卡8.8折优惠等促销方式吸引顾客。
每隔几个月,蒋镓淇还会推出一期顾客体验活动,将教育与餐饮挂钩,进行一系列如喝饮品猜饮品名称,听音乐猜曲名等小游戏,答题正确的顾客将会获得小礼品。游戏之中,拉近了顾客与店家的距离。
如今,“厚呷”每天单店销量400杯左右,遇节假日时更多。“未来我们将启动大学生创业扶持计划,在我们直营店做得好的大学生如果想自己创业,将给予资金减免。”对未来,蒋镓淇信心满满。他的创业故事激励着所有想要创业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