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晚报网8月4日讯(通讯员 秦锐文 记者 万凌云) 在8月2日镇江举办的“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发布会(第二场)上,镇江市商务局党委书记王为华介绍:首次由政府官方组织“2021镇江味道?招牌菜大赛”,首次亮出镇江“本帮菜”概念,评出12道“金奖本帮菜”。但到底是哪12道,则没有给出答案。
王为华说,民生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他们立足兴商惠民,着力畅通“内循环”。为此,将“党建引领消费促进,振兴镇江特色餐饮文化”列为书记项目。期间,重头戏之一就是首次由政府官方组织“2021镇江味道?招牌菜大赛”,首次亮出镇江“本帮菜”概念,评出12道金奖本帮菜。
既然已经鲜美出炉,那12道“金奖本帮菜”到底是哪些?4日记者终于为广大“吃货”找到了获奖的名单。
获奖名单
记者了解到,此次由镇江市商务局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农业银行杯”镇江味道·招牌菜大赛4月13日开始正式启动,经过近2个月的激烈角逐,最终产生了2021年镇江市“金奖本帮菜”12道、“银奖本帮菜”2道,“金奖、银奖、铜奖招牌菜”各12道。
比赛现场
部分获奖菜肴
大赛现场
校对 盛媛媛
来源:紫牛新闻
< class="pgc-img">>江餐饮如何与旅游文化结合,凝聚发力抱团发展?
淮扬菜、镇江味如何守正创新,讲出新时代的故事?
10月24日上午,镇江市餐饮行业协会、镇江市烹饪协会邀请浙江乡立方集团联合创始人、首席战略专家莫问剑团队一行齐聚西津渡味园酒店,就如何“让餐饮点亮镇江非遗大师传承工作室”的主题进行深入的探讨,镇江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镇江市商务局、镇江市旅游协会等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出席了研讨会。
研讨会上,镇江市烹饪协会前任会长吕小建、中国烹饪大师郝捷、朱建华、鲁庆等从“淮扬菜,镇江味”方面,提出镇江菜的原材料本土化、精细化、标准化,重点是淮扬菜需要固本守正,做出江南味。华秀锅盖面、永安鱼庄、毕士荣金山早茶、多伦多餐饮、国色酒店、明都大饭店、锦尚花大酒店等多位深耕餐饮多年的老总们,就各自企业经营的实践与城市旅游发展提出了建议和思考。
< class="pgc-img">>就传承而言,镇江市餐饮行业协会前任会长吴荣生从淮扬菜的起源到发展至今的现状进行深入阐述,“开国第一宴”也是淮扬菜镇江味,我们镇江餐饮人当自尊自爱,不要被个别城市的不当言论而失去信心,迷失方向,事实上在全省全国乃至世界的各类大赛中,镇江餐饮人才都是很多金奖的囊括者,像锦尚花大酒店的厨师马淋惠2018年就获得江苏省技能大赛的总冠军。
< class="pgc-img">>镇江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陆艳华在会上认为,作为一座拥有丰富文化遗产的城市,镇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其独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大师工作室”如何以点带面去设计,如何更好的包装、推荐、宣传是需要全体餐饮人以及专家的智慧群策群力的。
< class="pgc-img">>研讨会最后,首席战略专家莫问剑老师提出镇江菜必须是“镇淮扬”的魂,西津渡就是我们镇江最大的魂,西津渡菜、长江码头菜都可以,镇江菜的内核是需要找到与众不同内容,因此镇江人的文化自信尤为重要。同时他还提出,非遗大师传承工作室也需要政府助力发展,以“餐饮+非遗+旅游”的模式,开发出一系列以非遗为主题的特色菜品和体验活动,取材本土化,用镇江餐饮群体的形象进行推广,讲好一人一菜一故事,带动镇江产业链的发展,让游客在品尝美食的同时,领略镇江文化的魅力,真正实现与时代同频共振,让餐饮引爆镇江。
< class="pgc-img">>记者:徐玲英
摄影:曹程栋
审核:陈发刚
终审:刘雨辰
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交汇点讯 7日下午,镇江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发布《关于推动餐饮单位有序恢复营业的工作指引》,要求各辖市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和镇江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参照执行,安全可控、分步有序加以实施。《工作指引》显示,镇江市全市域已被列为新冠肺炎疫情低风险地区。
为了贯彻落实《商务部办公厅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零售、餐饮企业在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经营服务防控指南的通知》(商办流通函〔2020〕43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分类指导有序推动企业精准复工的通知》(苏防疫企业防控函〔2020〕13号)和《关于转发生活物资保障组落实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策略做好商贸服务企业复工营业工作的通知》(苏肺炎防控办〔2020〕62号)精神,推进全市生活服务业恢复正常经营秩序,现就推动疫情期间餐饮单位有序恢复营业指引如下:
一、基本复工条件
1.建立信息告知制度。餐饮经营单位应让每位员工知晓全市相关防疫规定和要求,通知返镇员工在“镇江健康申报”平台如实进行健康信息申报,取得相应的健康码。 2.具有合法经营资格。申请复工的餐饮经营单位必须具有合法经营资格,取得有效食品经营许可,并持续保持许可合规。 3.全面洗消检查。停业后首次恢复堂食的餐饮单位,必须对营业场所、设备设施、餐饮用具等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洗消毒和安全检查。 4.设立临时隔离区域。具备隔离条件的餐饮单位,要设立临时隔离区域。不具备自行设立隔离场所条件的门店,要按照属地统一安排,确定具体的隔离观察地点并向所在社区报备。 5.做好防疫物资准备。申请复工的餐饮经营单位应准备必需的测温仪、消毒水、口罩等疫情防控物资,保障员工日常工作防护需求。 6.设立疫情防控组织。餐饮经营单位必须建立单位疫情防控组织,编制疫情防控预案、员工健康信息表和排查情况表,做好日常记录。 二、用餐人员管理 1.建立并执行用餐人员可溯源制度。餐饮经营单位要按照《关于全面使用“镇江健康码”科学精准防控疫情的通告》要求,督促引导用餐人员需凭在“镇江健康申报”平台上获得的绿色健康码扫码进入餐饮场所。 2.用餐人员进店时餐饮经营单位必须测量体温,出现有发热(体温≥ 37.3℃)、咳嗽、呼吸道感染等症状的,一律不允许进入餐饮场所,引导其到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并向所在地疫情防控指挥部或指挥部指定机构报告,并记录其姓名、联系方式等相关信息保证可追溯。 3.不戴口罩谢绝进店。除就餐时间外,用餐人员应全程佩戴口罩。用餐完成后离开座位,必须及时佩戴口罩。 4.用餐人员进店要文明就餐,保持间距,不大声喧哗,不近身敬酒,不在餐厅闲聊、打牌等。 5.实行预约就餐、错峰就餐,结账时优先使用手机扫码支付,现金支付需进行实名登记,确保有紧急事项时可联系到顾客本人。
三、从业人员管理
1. 从业人员每天落实餐饮服务时段前的体温检查并进行健康登记,发现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的人员要立即停止上岗,引导其到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并向所在地疫情防控指挥部或指挥部指定机构报告。 2.强化单位内部员工卫生防疫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自我卫生管理能力。从业人员制备餐食前、加工生食或熟食之后、餐前便后、接触废弃物后,要严格按照七步法用流动水和皂液洗手。 3.所有员工上班期间应时刻佩戴口罩上岗,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服务过程中与顾客保持间距,尽量减少与顾客近距离接触。 4.加强外出采购人员的工作行程和所有员工八小时外的行程管理,不去或尽量少去人员易集聚场所。
四、营业场所管理
1.要在经营场所醒目位置设置新冠肺炎的宣传和防控知识,对本单位防控措施和顾客用餐须知进行公示。在入口处、收银台等处设置1.5米间隔标识,采取相应的引导和分流措施,避免人群聚集。 2.营业期间要严格控制入店人数和使用桌数,入店人数和大堂餐桌实际使用数量不超过平时的50%。按不同桌型推行间隔就餐、同向就餐和错位就餐等方式,确保顾客就餐安全。 3.有条件的餐饮单位要实行分餐制,暂无条件的必须提供公筷、公勺,防止交叉污染。商务宴请必须实行分餐分食制。 4.做好店堂内设备设施的消毒清洁,增加对顾客接触多的地方(如走廊、电梯、扶手、把手、洗手间、厕位等)的消毒频次,配备消毒洗手液、消毒湿巾等防护用品,引导就餐人员餐前餐后洗手。每桌顾客用餐完毕清理后,应立即对相关桌椅进行消毒。每日公示消毒情况。 5.保持室内通风。不能自然通风的采用排气扇等机械通风,不具备良好通风条件的餐饮单位不得营业。定期对空调过滤网进行消毒,不得使用没有空气净化消毒装置的中央空调。 6.加强电梯管理。引导顾客尽量减少乘坐厢式电梯,三层及以下低楼层餐厅走安全通道,较高楼层优先使用扶梯。对于必须开放使用的电梯,应增加消毒频次,并在电梯间张贴提示语,提醒顾客戴口罩、不交谈,并酌情限乘电梯人数,降低集聚风险。 7.落实“五防”措施。按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落实“五防”措施,防止有害生物影响食品安全和人身安全。
五、采购加工管理
1.加强食材采购管理,要严格落实进货查验及索证索票制度,确保各类食材、食品来源可溯。 2.全面禁止经营、加工、食用野生动物,严禁圈养、宰杀、制售活禽。 3.复工前要对食品仓库和冷冻柜贮存的物料进行一次彻底全面检查,及时报废过期食品,且加贴禁用标识,确保食材在保质期内使用,杜绝使用过期和不新鲜的原材料。 4.按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要求,规范食品加工制作过程,不同类型的食品原料要分开储存、分开加工。烹饪过程做到生熟分开、烧熟煮透,餐具、用具、饮品等器皿应做到每餐消毒后使用。 5.对餐饮外卖食物应采取密闭盛放防止配送过程污染。每天对外送食品的保温箱、物流车厢及物流周转用具进行清洁消毒。送餐人员在取餐、送餐时,应采取不接触的方式。 6.加强餐厨垃圾管理,厨余垃圾加盖、分类及时清理,避免造成再次污染。
六、安全生产管理
1.餐饮单位要在恢复营业前对电气电路、燃气等设备设施开展一次全面检查,对恢复运营的电气设备进行试运行,燃气泄漏报警装置安装到位并正常使用,确保设备设施的营运安全。 2.要在营业前开展一次安全知识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技能,要把安全生产职责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和每位员工,确保安全责任落到实处。 3.要加强营业期间的安全生产管理,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确保安全责任、安全培训、安全投入、安全管理和应急救援到位。 4.餐饮单位恢复营业前要落实好各项安全生产责任要求。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恢复营业。
七、落实疫情防控责任
1.餐饮经营单位要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单位法人为疫情防控工作第一责任人,门店店长为疫情防控工作直接责任人。 2.疫情防控期间要落实属地责任,各市、区政府(管委会)要有序推动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餐饮单位逐步恢复营业,落实好餐饮单位复业前的防控指导,做到复业前“责任机制建立到位、防控方案制定到位、员工信息摸排到位、联动防控机制到位、防控物资准备到位、安全生产保障到位”;同时做好复业后的监管工作,做到“强化消费者安全管控、强化健康申报和晨检、强化科学佩戴防护用品、强化场所消毒、强化健康教育、强化通风换气、强化交叉感染风险防控、强化饮食安全”。
交汇点见习记者 钱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