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剑 封面新闻记者 黄晓庆
8月5日,在内江经开区年产60万吨全智能化乳制品及果蔬饮料产业园项目现场,100余名施工人员头顶烈日抢工期,部分单体建筑已进入主体施工阶段,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工人正在作业(图据:内江经开区)
内江经开区年产60万吨全智能化乳制品及果蔬饮料产业园项目,总投资额约20亿元,占地面积约320余亩,分三期实施,规划建设低温灌装乳制品、功能性果蔬饮料等产品。
“目前公司正在实施的是一期项目,其中进度最快的办公楼已进入模板建设阶段,乳制品车间正在进行钢结构预制和地埋施工,果蔬饮料车间正在浇筑地梁。”建设单位负责人蔡振峰介绍,公司生产设备购置工作也在同步进行,一期项目涉及的12条饮料和乳制品生产线,目前已有8条产线运抵内江仓库。一期项目计划今年10月底主体封顶,2025年3月投产。
项目效果图(图据:内江经开区)
据了解,一期项目投产后,该公司还将结合内江血橙、无花果、柠檬等特色农业种植资源,依托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等长期战略合作伙伴的技术优势,研发生产血橙、无花果、柠檬等深加工系列功能性营养饮品,推动内江“甜味+”产业走向全国,助力内江打造“中国甜食之都”。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cript src="https://lf3-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cript>
封面新闻记者 黄晓庆 实习生 毋曼
从四川内江万达金街二号门进入,步行不到50米,有一家藤源居酒屋日式料理店,小屋门口悬挂两盏红灯笼,在几根翠竹的映衬下,显得尤为独特,吸引着年轻人进店一试。上半年受疫情影响,生意凄凉,眼看着下半年有了起色,可是店主秦维和阴文俊还是高兴不起来,因为12月31日店铺即将租赁期满。“房东要涨房租,还要另收20万转让费才让我们继续承租”。转让费的收取让他们觉得不可思议。
房东李某表示:“我们不愿意租给她了,才找了个借口说要收转让费。”
封面新闻记者走访发现,内江也有其他餐饮店遭遇过店铺到期房东要求收取转让费的情况。消协和律师认为,房东这种行为虽然没有违反法律法规,但是不合理,不提倡。
承租人犯难:前后投入近50万 租赁期满房东要收回商铺
12月16日,在日料店里,秦维向记者诉说了此事前因后果。2017年12月30日,秦维和合伙人王广文租下了位于万达金街的一个96.8平米的店铺,这家店铺由李某和王某两人共同所有。“承租时店铺是一家奶茶店,我支付了5万转让费给奶茶店主。”秦维说。
按照秦维提供的《商铺租赁合同》租期为3年,从2018年1月1日到2020年12月31日,租金第一年每月6000元,第二年每月8000元,第三年每月8800元。
承租后,秦维称她花了30万装修店铺,开了名叫“旬味”的日式料理店。因为经营不善,2019年9月合伙人王广文退出,秦维又拉了阴文俊加入,并且约出房东王某在原有的《商铺租赁合同》上加上了阴文俊的名字,之后他们又花了10多万装修,更改了店铺名。
好不容易熬过了疫情的艰难时期,餐馆生意开始回温,今年9月27日,王某发信息提出12月到期后要将房屋收回,这让秦维和阴文俊始料不及,“前期投入那么多,当然想继续租下去。”面谈时,王某提出了续租条件,“租金涨到1.2万元,另收20万元转让费”。秦维表示同意涨租金但追问为何收转让费,王某给她的回复是:“如果收回来,转给别人25万,你们可以算便宜点,20万就可以继续租。”
店面即将到期,秦维说:“如果房东强行收回,我希望能补偿我一定的装修费。”
房东回应:不愿意继续合作 20万转让费只是一个借口
12月17日,记者先联系了房东王某,她只说12月31日到期后,准备收回来。具体原因,由李某负责回应。
随后,在电话里李某说:“我们不想租给她了,只是找了一个借口,即使她同意支付20万元的转让费也不会出租。”
问及原因,李某说:“秦维只有第一次支付房租很爽快,之后总是拖沓。”每次追问急了,态度还不好。除此外,李某认为2019年秦维自称阴文俊为店铺新合伙人,“实际她已经转让给了阴文俊,阴文俊也支付了一定转让费给她。”
至于秦维的装修投入,李某也持有不同意见:“她一而再再而三的加。”当记者询问李某收回房屋后再转租给第三方,第三方是否会支付转让费给秦维时,李某明确回答:不会,我收回来之后我要租给谁是我的自愿,别人怎么可能付钱给她。”
业内人士:曾遇到过这种情况 建议出租前约定好条款
据了解,在内江其他地方也存在类似的现象。
内江知名美食店郭北孙泥鳅店老板孙刚告诉记者,几年前,他的店开在东兴区兴盛路,房租到期后,房东提出涨房租,还要收取二十多万转让费。无奈之下,他将店面搬到了现在的邦泰国际公馆处。
知情人士透露,在地段好人气旺的街道,这种到期收转让费已经成为了一种潜规则。“房东通常采取一年一签,租期一满又出租给其他人,从中收取一笔转让费。”
听说此事,内江市餐饮协会会长张烺有些愤愤不平,之前,他也听说过房东收承租人转让费才允许续租的事情,一般小房东不愁租户,上家退场后容易找到下家接盘,而且还可以租高一点。张烺看来:“房东如果觉得房租低了可以提升房租,加了房租还要收转让费就有点过分了。”
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张烺认为,租户要提前和房东约定好各项合同条款,比如中途不转租,续租不能收转让费。
专家观点:收取转让费没有违法 但不合理不提倡
针对此事,内江市东兴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消费者权益保护股股长叶珂认为:“房东收取转让费是建立在公平自愿前提下的市场行为,没有法律约束,但是这样的行为确实不妥,也不提倡。”承租方认为装修投入大,希望房东给予补偿的想法,叶珂表示,如果租赁合同有相关约定按照约定执行,如果没有约定,则双方协商。
内江一律师事务所律师告诉记者,从《物权法》的角度,房东有出租和不出租的权力,原租赁期满后,有权收回房屋并设立新的出租条件,所以房东收转让费并不违法。
律师解释说,转让费是承租者从他人手里取得房屋,如前期承租者对房屋有相应的投入,后续承租者应对其实际投入进行补偿而支付的费用。房屋出租者并未对房屋进行装修性投入,因此收取转让费没有事实基础,也不合理。
封面新闻将持续关注此事后续情况。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 class="pgc-img">>的冰箱里常年放着自己做的酒酿。
冷凉凉、甜丝丝,心情不好、天气太热、晚上嘴馋 …… 我就舀一小碗,一个人拿小勺子默默地吃,低酒精度带来的微醺让人愉悦,算是难得的放松时刻。
时间充裕的早晨,我会在奶锅里煮 250 毫升牛奶,打圈淋入搅碎的鸡蛋,小火烧沸,再舀入一大勺带汁的酒酿,搅散,关火、出锅。去西北旅游的朋友排队打卡当地的网红食物牛奶鸡蛋醪糟,吃完告诉我「没有醪糟味儿,不好吃」。
< class="pgc-img">兰州夜市上的醪糟牛奶鸡蛋。? zhihu.con
>我不知道西北人也叫「醪糟」,和四川人一样;湖北人则习惯叫「酒酿」,河南人叫「甜米酒」,各地叫法不同,说的是同一种东西:糯米(或大米)蒸或煮熟后,经过酒曲 —— 根霉(以及少量的毛霉和酵母)的发酵,淀粉转化为小分子糖类,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和肽,脂类、维生素、矿物质等物质结合,状态改变 …… 普通的蒸米饭由此变成了甜糯且带酒香的食物。
没有人知道酒酿起源于何时何地,但米酒是我们祖先最早开始酿制的酒种:「有饭不尽,委余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诗经》里也有「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以此春酒,以介眉寿」。一种东西能传承几千年,说明味道不错,禁得起祖祖辈辈的品尝,还说明工艺不算复杂,不存在像庙堂之上的艺术品那样有「技术断代」的问题。
然而,我作为动手能力极强的女人,做了二三十次,浪费了二十多斤糯米,才找到门道。
< class="pgc-img">米酒有清浊之分。
>去年春节后,在家无所事事,把各种美食挨个做了一遍:酱肉包子、梅干菜饼、四川凉面、冰粉、锅贴、豆花、怪味花生、钟水饺 …… 家里停暖气前,心血来潮用玻璃饭盒发酵了一碗酒酿,也没有心理负担,就照着酒曲的说明书做好,放在暖气旁,两天后大获成功。又香又甜,我妈也表示叹服。
匪夷所思的是第二次完全失败:米饭完全没有发酵的痕迹。如是两三次后,我买了新的保鲜饭盒,依然失败,不禁怀疑第一次成功是中头彩般的运气。
据我妈回忆,我外婆年轻时做酒酿一次就做一大缸,用棉被包裹,让酒曲能有温暖适宜的温度发酵,隔几天揭开木头盖子,酒香扑鼻,我外婆每天从公社农田里下工回家要先吃一大碗米酒解乏,再去收拾家务。一大缸能吃小半年。
< class="pgc-img">自制酒酿通常会在中间挖一个圆坑,甜米酒会从中冒出来。
>我只好「病急乱投医」,打电话咨询外婆,她说得很简单:把米饭蒸熟,快速摊开,一边淋凉水一边拌入酒曲,和匀后装到缸里,外面用厚棉被裹好。
我在北京如法炮制,米饭蒸熟,快速摊开,顶着烫手的热气洒凉水和酒曲,用玻璃饭盒装好,塞入棉被折叠而成的夹层里。
两天后拿出,糯米表面长了一层白白的霉,汤汁也不清澈,味道闻着有点酸;再来一次,直接没有汤汁,大米上的酒曲也没有化,上面还有一些四川雷雨季常见的黑色霉点 …… 接二连三的失败后,我备受打击而心绪混乱,完全想不起来第一次做的时候有什么特殊的步骤,我妈作为旁观者劝我放弃,我不服输 —— 糯米一斤 3 块 5,我哪怕用 100 斤,经济上也能承受,必须做成功为止!
< class="pgc-img">酒酿的主要原材料为糯米。? lightorangebean.com
>做酒酿不是什么「绝技」,然而当我咨询卖酒曲的商家,以及一位卖醪糟的朋友,他们都好像跳大神,给不出确切的意见。一个说「水加多了,温度不均匀」,放入酒曲前加的水都被热米饭吸收了,谈不上均不均匀;另一个说「米饭夹生导致的」,可是米饭我蒸熟了还试吃过!
那几个月倒掉了不少失败的酒酿,也找不到更好的处理方式,只好用食品袋装好,放到小区里分类垃圾「厨余」那一列。我猜收垃圾的人一定纳闷:这是哪家人,好生生的米饭放馊了丢掉?每次都倒一锅。
我用酸奶机,失败;买回一台简易发酵箱,依然失败,我只好又去找卖酒曲的人:「说明书上写的三岁孩子吃饭的温度,手摸起来是不是凉了?我测了温度,35 °C是很凉的手感了。」对方答:「我说的是发酵要 35 °C,你说的下曲,全冷都可以。」
我想起那些米饭还烫手时就被我下进去的酒曲,原来它们是被烫死了。
< class="pgc-img">传统酒曲会采摘各种植物制成。
>好在我还没有浪费 100 斤糯米,就找到了问题,调整做法,米饭蒸熟以后加凉水,和匀后盖上,等到凉得差不多了,再装到碗里拌入酒曲粉,从此以后大获成功。
技术稳定后,我开始自己做米酒:在发酵好的醪糟里加入纯净水,让酒曲继续发酵,等到米粒都变空、浮起来,过滤掉,得到一瓶充满气泡、又香又甜的浊米酒!更进一步,我开始尝试不同产地的酒曲:目前国内做酒酿的酒曲有两种,一种是像安琪、华西等品牌,工厂生产,主要成分为根霉和酵母;另一种是传统酒曲,用籼米粉为原料,添加辣蓼草、甘草、山栀子、白芷等中草药,由此制成的酒酿多一些特殊风味。比如湖北孝感的草药曲制成的酒酿酸味较突出,不会让人觉得齁甜,冷冻过后口感更激爽;四川内江的甜酒曲制成的酒酿无杂味,蜜香味很浓,不嗜甜的人估计不能承受;四川大竹(号称「米酒之乡」)的草药曲则比较平和,酸味不明显,随着发酵时间延长,酒精味比内江的酒曲更强。
< class="pgc-img">这是为红色荷花的花瓣制作成的酒曲,酿造的酒酿更为香甜。
>不管哪一种,送给各路朋友,大家纷纷表示太香了!那种粮食的清香,混杂着蜜的甜香,带着酒的微醺气息,让揭开盖子的人感到满满的幸福。每次新做好的酒酿「开箱」,儿子也会被香气吸引,我允许他舔一点点,新做好的酒酿酒精味比较淡,米粒也很饱满,小孩子会觉得很像甜品。
为什么我要不辞辛苦、永不言弃地做酒酿?
因为,超市里卖的大部分酒酿,已经不是真的「酒酿」。
如开篇所述,酒酿是发酵后的产物,它的营养功能也是基于各种化学和物理变化产生的。在发酵的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风味物质对于口感的提升功不可没。然而一旦进入商超,最基本的要求就是食品安全,让酒酿在罐子里持续发酵是危险的 —— 一方面,在微生物的持续作用下,酒酿会越来越酸(除非一直冷冻),陈列在常温货架上会逐渐变质;另一方面,发酵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集聚在容器内,很容易在开瓶的一刹那「爆炸」,危害消费者安全。
< class="pgc-img">自制酒酿会不断发酵。? google.com
>这也是社会进步过程中,我们必须做出的「选择」。酒酿原本是南方很多乡村妇女家家都会做的,与豆瓣酱、泡菜差不多,在陶缸里发酵好,放在潮湿阴暗的土房子一角,想吃随时拿碗去舀。小时候在乡下,我和表妹偷吃奶奶做的酒酿,酸酸甜甜,吃完有点上头,闻到味道的小叔也凑过来喝了一大口。没有冷链,没有物流,只有逢双数日子赶集的时候,才能看到把酒酿装在铁桶里卖的大娘。
如果要长时间存放、保证酒酿品质稳定、寄送外地,就只能杀菌灭活,那些活跃在酒酿里的菌群被杀死,符合了现代食品的要求,失去了原始的风味。更常见的是为了控制成本,在酒酿里加水,让米粒一颗颗分散在液体中(初始状态是板结成块的),再加入糖和其它调味剂(常见的比如琼脂、卡拉胶、柠檬酸钠、山梨酸钾、食用香精等),酒酿变成了廉价的饮品,酒精度可忽略,只有一点点酒酿的余味唤起人们的记忆。
< class="pgc-img">市集中买的自制酒酿,与超市中杀活的酒酿完全不同。? 沐春膳
>这或许不值得抱怨,就好像四川泡菜也是杀菌灭活以后真空袋装,才得以卖到全国各地。这是传统食物要「走出去」必须接受的改良。但我更愿意理解为一种「公平」:如果不肯自己动手,也不愿意去找寻手工制作者,又试图寻求方便,你的选择就只能是无滋味的「大路货」。
最好吃的食物,在食材生长的地方;最新鲜的烹饪,永远在「现场」、在「当下」,在很多人回不去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