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经济发展论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民主全国建设协会副主席,经济学家顾胜柱应邀出席并讲话。 他在讲话中指出,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最大影响是对我国就业形势的影响。 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极为严峻。 面对危机,政府必须以扩大就业为首要工作目标,利用就业压力形成的“逆向机制”引导新一轮的创业浪潮,并利用企业家精神带动就业。 必须对农民工进行创业培训,以提高他们的创业能力和意识,通过有效的货币和财政政策确保农民工的创业资本供应,降低创业门槛和成本,并建立各种返乡移民创业园。 工人。 ,提高农民工企业家的组织程度,使更多的农民工成为企业家,允许农民工回乡创业,当地的城市化将激发农村的内需。
p顾胜祖认为,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实体经济中,而且还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它的突出表现是就业状况的恶化。 就业是民生的基础,危机对民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因大量经营困难甚至破产造成的大量失业。 1930年代美国严重危机的主要后果是极高的失业率,当时失业率超过20%。 目前,美国的非农业就业人数是35年来最多的,失业率已超过7%,是过去16年来的最高记录。 目前,沿海地区和东部地区是中国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地区,从分布的角度来看,大多数农民工集中在这些地区。 在这种情况下,出口型企业的经营困难直接影响到农民工的就业。 据官方统计,去年年底我国城镇登记的失业率为4.2%。 同时,一些研究机构认为,我国的失业率已达到9%以上。 数千万的农民工失业,数百万的大学生很难找到工作。 因此,在新一轮的就业压力下,2009年将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也是最大的就业压力。 p顾胜祖认为,面对危机,政府应该利用企业家精神来促进就业,积极引导第四波企业家精神,并让更多的工人成为企业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三大创业浪潮:有一次是“草根企业家精神”,其基础是城市边缘群体和农民建立乡镇企业。 三十年前,成千上万的城市知识青年回到了城市。 面对当时的就业压力,政府放宽了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大量人通过自营职业掀起了第一波创业浪潮,企业家就业成为缓解繁重就业的主要举措。 当时的压力。 统计数据显示,从1979年到1984年,全国有超过4500万人就业,城市失业率从5.9%迅速下降到1.9%。 第二次是精英企业家精神,其特征是系统的精英(科研部门的研究人员和政府部门的行政精英)出海创业。 据报道,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有十万人从系统内部走到系统外部“出海”做生意。 第三次是“海归”企业家精神,其特点是,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新经济的发展,大量海外学生返回中国创业。 当前,第四波创业浪潮正在形成,也就是说,在全球金融危机和就业危机的推动下,农民工和大学生开始创业。 金融危机带来的就业压力使许多人选择创办自己的企业。 例如,自2008年9月以来,每月在淘宝上开设近20万家新商店,每天有5,000人在淘宝上开设商店,互联网创业热潮即将到来。 企业家精神在扩大就业方面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一个人的企业家精神可以推动多重就业。 调查显示,平均每个企业家创造了3.8个工作岗位,达到了“吸引一个人回国创业并带动一群人致富”的效果。 根据调查估计,有800万返回家乡的农民工开办了自己的企业,并雇用了3000万。 因此,如何利用危机的力量机制来引导中国的创业浪潮,如何利用企业家精神来带动就业来应对当前的就业压力是一个非常紧迫而重要的问题。 p顾胜祖指出,目前,农民工开办企业既有必要,也有可能。 农民工的企业家精神以及他们所推动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可以引爆我国最大的国内需求。 鼓励农民工开办企业的当务之急是应对当前的就业危机; 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为农民工开办企业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有利于工业化的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城市化的健康发展。 当前,农民工创业的意义在于:第一,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和农村消费水平,进一步扩大内需。 扩大内需的关键是启动农村消费市场,而活跃的农村消费市场的关键是增加农民的收入。 通过返回家乡建立经济实体,返回农村的农民工有效地促进了大批农民的就业。 他们已经从原来的城乡居民转变为地方经济的“领导者”,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当农民工回到家乡独自创业时,他们会变得富有并刺激内需。 二是促进农村城镇化发展,建设一批中小城市。 我国的城市化本质上是半城市化,已经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实际上并不是公民。 促进农民工开办自己的企业,有利于农民工的合理流动和公民身份。 使农民工公民化的一种方法是建立一种制度和机制,以使有能力的人返回并聚集要素。 在依托县的2800多个县级市,县,区中,将建设一组人口为100,000至300,000的城市,以便将农民工安置在其已登记的永久居民中。 县市文明。 为此,必须将县城建设成为县域经济的主导和农村城市化的经济中心。 农民工在家乡创办的企业中,近一半在小县市,带动资金,劳动力等经济因素聚集在县城,扩大县域人口和经济规模,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城镇化的发展。 以县为中心,大规模引爆农村内需扩大。 第三是帮助减少大规模远程移动的沉重成本。 农民工返回家乡创业,也有助于解决多年来农民工进入城市所引起的一些社会问题,并减少了从其他地方大规模移民的不利影响。 由于家庭的分离,外来务工人员的移民造成了巨大的社会成本,例如留守儿童的问题,留守老人的问题以及农村劳动力的衰弱和老龄化。 目前,全国农村地区约有5800万留守儿童。 由于家庭不完整和父母没有家庭职能,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受到严重影响。 第四,鼓励农民工回乡就业和创业,有利于农村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整个新农村建设。 当前的干旱再次暴露了我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薄弱环节。 我们必须积极鼓励农民工通过下岗工作参与农村水利及其他基础设施的建设。 农民工的回返也将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力量。 鼓励农民工开办自己的企业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 人口迁移成本他是一所伟大的经济学校。 如果说这是普通农民成为农民工的第一步,那么这是农民从农民工变成企业家的第二步。 移民工作是农民工创办自己的家乡的孵化器。 兼职工作是培训人才的大熔炉,也是培训人员的大学校。 通过打工,很多农民工接受了城市创业的思想,锻炼了自己的意志,掌握了一定的技术,积累了一定的资本,熟悉了市场规则,并获得了创业热情 和一定的创业能力。最后,顾胜祖强调,鼓励回民工创业需要政府将扩大就业作为首要目标。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政府必须努力扩大就业,利用企业家精神带动就业,并将就业目标作为工作的主要目标。 确保增长取决于确保就业。 就业是民生的基础,确保就业的目标高于确保增长的目标。 当前,需要采取以下六项措施:第一,必须提供免费的创业培训,提高农民工的创业能力,增强农民工的创业意识。 政府应增加对农民工培训的投入,将农民工培训资金纳入政府预算。 有必要加强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加强创业咨询和指导,邀请创业明星,企业家,专家学者传授创业经验和创业技能,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以及政府扶持返乡企业家的优惠政策。 家庭企业家。 他们的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第二,我们必须创新金融服务,为农民工开办创业提供创业投资。 要建立“农民工返乡创业担保基金”,为农民工返乡提供贷款便利。 有必要放宽风险融资抵押的范围,并试用农民的承包土地抵押。 要设立农民工回国创业专项扶持资金,为农民工回国创业提供财政补贴。 例如,国家财政为返乡创业提供利息补贴。 第三,要加强创业服务,尽可能降低创业门槛。 有必要简化程序,迅速为农民工开辟绿色通道; 建立商业平台,为农民工创业提供咨询和信息服务。 必须建立和完善政策支持,创业服务和创业培训的三合一工作机制,放宽创业的市场准入,使更多的农民工成为企业家。 第四,我们必须提供财政和税收支持,以最小化为农民工开办企业的成本。 通过“减税,降息,免费”的三管齐下的办法,农民工开办企业可以享受特殊的减免,大大降低了农民工开办企业的成本。 第五,我们必须建立各种创业园并建立农民工创业的良好环境。 与外商相比,有必要采取更多的优惠政策,通过建立农民工创业园,在基础设施,配套服务,政策支持,产业指导,人才供给等方面支持农民工创业体系。 ,并以土地优惠创造强劲的回报。 乡镇的投资气氛增强了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的吸引力。 第六,要调整政府的目标体系,使就业和创业成为政府的首要工作目标。 在政府宏观调控的多个目标中,必须树立“就业和创业是工作的重中之重”的观念,将就业放在政府绩效考核的首位。
要加入更多项目,请单击:http://item.959.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