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毕业后,我靠收集葡萄酒瓶谋生。 在20多年的时间里,我淘出了500万元人民币的黄金,这使周围的人们通过收集葡萄酒瓶来致富……这就是传说中的山东杨。 丁县明,辛县上阳镇延甸村农民。
初中毕业,走在街上收集酒瓶
1983 丁建明初中毕业后,由于家庭困难,他辍学回到村里工作。 那年,丁建明16岁。 丁建明在帮助父母工作时,骑着家庭中唯一一辆破损的自行车,到处跑,到街上走,收集酒瓶。 因为他担心人们会认出它,所以他买了一个大口罩来紧紧遮住他的大部分脸。 第一天,丁建明清楚地记得自己曾经两次来回废物收集站,赚了十多元。 十多元虽然不起眼,但一个国家干部的工资每月只有一两百元。
后来,丁建明觉得自己是靠劳动赚钱的,没有什么可耻的,于是他摘下了口罩,慷慨地把酒瓶丢了。 每天黎明后,丁建明就起身去街上的村庄,大声喊着收集酒瓶。 他深夜停止了工作。 到年底,他实际上实现了近3000元的净利润,丁建明在三年内成为了一个10000元的家庭。
1990年,“丁建明领取酒瓶并寄出”成为村里最时髦的话题。 村民们不能坐着,不久就有30多个村民加入了他的葡萄酒瓶行列。 最初,他们骑自行车去买东西,后来他们都用三轮车代替了它们。 人均年收入五六千元。 “在半径150公里的半径内,有人在延甸村收集瓶子。” 丁建明说。 一年种土地的工人的纯收入只有四到五百元,收集酒瓶的年收入只有四到五千元。 这次所有村民都搬了。
签约的酿酒厂成为老板
丁建明正在接受越来越多的瓶子。 他发现有些当地人知识渊博,于是拿回了很多特殊的葡萄酒瓶。 由于特殊的形状或质地以及与这些高端葡萄酒制造商的距离,这些葡萄酒瓶中大多数都包含珍贵的葡萄酒。在废物收集站通常不需要这种瓶子。
p丁建明觉得这些酒瓶被带走了。 遗憾的是将它们扔掉,因此必须将它们堆放在一旁。 1995年8月,一个中年男子走近丁建明,想以高价购买这些特殊的葡萄酒瓶。 这真是一件好事。 丁建明非常惊讶。 当被问到他将如何处理这些酒瓶时,该人完全回答:“假酒。” 丁建明不想赚这么无聊的钱,断然拒绝。此事件也给丁建明一个提醒。 长期以来,丁建明一直在与废物收集站打交道。 收到的葡萄酒瓶将出售给废物收集站。 废物收集站不仅价格低廉,而且经常挑选。 您为什么不直接与酒厂联系,并将收到的瓶子直接卖给酒厂? 1996年,他先后与市场上销售良好的4家酿酒厂和白酒厂签订了旧瓶回收合同,并成为这4家酒厂的瓶回收代理。
每天交付数以万计的葡萄酒瓶
1999年,丁建明租用了50多亩盐碱地 ,购买了计算机,并扩大了公司规模。 今天,周边县市的三轮车超过100辆,每天向他的公司运送成千上万个空酒瓶。 该公司每天使用7辆大型卡车将空酒瓶运送到全国各地。 业务的不断扩展已经驱使150公里半径内的人们购买空酒瓶。 仅他的公司就有100多名员工。
现在,丁建明的公司总资产超过了500万元人民币。 该村也有50多个大型购买者,每个家庭都有一辆三轮运输车。 这是村里唯一的人,年平均收入一万元。
>